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何祥顺、吴晓茹)4月8日上午11时,鄂州市临江乡芦洲村的亿童星星幼儿园里,53岁的园长李波刚结束上午的教学工作,便匆匆赶往一楼活动区。十岁的依依像只归巢的雏鸟般扑进她怀里,这个患有孤独症的女孩此刻安静地依偎着"李妈妈",任那双温暖的手轻轻抚过额头,又在唇边做出闭口的手势——这是她们之间独有的默契语言。
在这所看似普通的乡村幼儿园里,藏着一个特殊的星空。自2017年特教班创立以来,已有40名"星星的孩子"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而李波,正是点亮他们人生的"掌灯人"。
改变命运的相遇发生在七年前的盛夏。当时正在筹备新园搬迁的李波走进村民家招生,第一次见到两岁半的依依:不会说话的幼儿蜷缩在墙角,凌乱发丝间露出变形的面容,断续的呜咽声让这位有着18年幼教经验的老师心头一震,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几天后,当看到两岁的新新连站立都摇摇晃晃时,李波彻底失眠了。
"我们要给这些孩子造个家。"面对丈夫杜建宏,李波语气坚定。这个决定却让亲友们忧心忡忡——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认知障碍和感统失调,康复教育需要极强的专业支撑。面对专业建议,李波却展现出教育工作者特有的执着:自费赴河南等多省考察学习,考取孤独症康复治疗师和心理健康指导师证书,斥资十余万购置专业教具,组建起鄂州首个乡村特教师资团队。
在特教班的教室里,时光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教师们像对待初生婴儿般,手把手教孩子辨识物品颜色,引导他们用正确方式注视世界。平衡板上的反复练习,大龙球间的感统训练,无数个晨昏交替中,奇迹悄然生长:依依学会用简单词语表达需求,新新能独立完成七步洗手法,曾见人就躲的辰辰开始主动拥抱老师……
2025年开学首日傍晚,处理完园务的李波走向操场,四岁的辰辰突然冲过来攥住她的手提包,含糊却清晰地喊着"妈妈"。这个瞬间让在场教师红了眼眶——三年前刚入园时,辰辰还是个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孩子。如今,这个特教班已发展成省级定点康复机构,李波更是将"爱心妈妈"的职责延伸到课堂之外:为脑瘫患儿馨馨建立帮扶档案,跨省协调办理残疾证明,甚至将多个孩子接回家中照料。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星,我们要做的,就是擦亮他们身上的光芒。"抚摸着教室墙上的星空彩绘,李波望向正在练习发音的孩子们。窗外春风拂过新栽的玉兰树,粉白花瓣纷纷扬扬,恍若漫天星子坠落人间。
注:文中患儿名均为化名。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