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辞职三年了,可2022年给项目交的风险抵押金8.5万元还没退还,又逢孩子烧伤急需治病,这让刘先生的处境雪上加霜。
口头说分红4次
至今没拿到一分钱
4月7日,刘先生反映说,他2020年8月入职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七公司,在位于沣东的西安国际足球中心项目做材料员。当年12月底,项目开了个会,倡议大家交“风险抵押金”,说可以在项目封顶等节点分红4次,但直到辞职,再到现在,一分钱分红没见,本金也要不回来。
“当时确实是自愿的,金额自己定,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刘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自己工资不高,有些犹豫,有的老同事说以前有项目交的钱最后翻了一倍,所以也心动了。交钱就开了个收款收据,也没有什么协议之类的书面约定。
去年夏天,刘先生6岁的孩子不慎烫伤脚部,在西京医院做了手术,后期还需要治疗,花费很高。于是,刘先生多次向原公司求助,说明孩子的情况,希望拿回本金即可,但找了一次又一次,从项目到公司,被推来推去,至今无果。
“项目应该干完了,但公司说还没核算完,我现在要给孩子看病,就这几万元,我就要本金就行了,公司能不能有点人情味?”刘先生十分焦急,他说其他离职的同事也没拿到钱。今年1月,他向碑林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已经受理。
项目负责人称是“福利”
待核算结束才能给钱
记者在刘先生提供的材料上看到,收款收据名为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摘由“项目风险抵押金”。其银行流水中显示,2020年12月28日,西安国际足球中心项目刘某向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转账8.5万元。
针对此事,记者联系到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七公司一位负责人,其表示这个钱是要核算后发奖励的,现在项目没结束,随后表示自己在开会,让记者向项目上了解情况。
刘先生之前所在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了解刘先生家的情况,孩子的病历也发来了,自己也向公司进行了反映,但公司有政策,需要项目完成结算后才能给钱,大家的钱都没给。最后要根据项目的绩效状况来核定钱数,可能有分红,也可能还要扣本金,因此还要等等,估计上半年应该能解决。
对于所谓的风险抵押金,该负责人解释说,这个实质上不是风险抵押,可以说是“福利”,也是自愿的,交钱之后大家在项目工作就更有责任感,是一种鼓励方式。
律师提醒
“风险抵押金”背后或隐藏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乱象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风险抵押金”一词,乍一看没有问题,它似乎是一种保障措施,旨在确保工程质量。但深入剖析后不难发现,这一操作本质上掩盖了更为严重的行业乱象——建筑行业长期存在的不透明收费和对劳动者的不公对待。
赵良善强调,刘先生与施工单位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劳动法》第9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扣押劳动者的证件或要求提供担保,住建部《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定》明确禁止以“保证金”“入股金”等名义变相收取费用。据此得出,施工单位不得收取风险抵押金。
赵良善呼吁,透视此事件,可以想见“风险抵押金”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乱象,导致基层工人的经济损失和法律困境,监管和执法的缺失则助长了这一现象的蔓延。如何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如何提升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如何让建筑行业变得更加透明和公正,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