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佛坪:持续擦亮“中国大熊猫第一县”的生态底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0:23:00    

本报讯(记者 韩轩)佛坪县地处秦岭南麓,境内山系纵横、水草丰沛,生态优势得天独厚,年均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360天以上,是中国天然氧吧和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被誉为“秦岭绿肺”。境内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以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为代表的“秦岭四宝”齐聚于此,有野生大熊猫130多只,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第一县”和“中国山茱萸之乡”。同时,也是国家“南水北调”和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重要的水源地。

为守好这方青山绿水,2024年佛坪县生态环境系统扎实开展大气污染治理,认真执行“75311”工作机制,建立预测预报应急联动机制。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1天,PM2.5浓度17微克/立方米;积极推进水环境质量提升。全面完成椒溪河、蒲河、金水河入河排口排查。定期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常规监测,及时掌握水质状况,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全面推动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100%。深化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有效提高群众和企业管理人员生态环保意识。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山茱萸在佛坪种植面积已达10万余亩。每逢“赏花”时节,漫山遍野的山茱萸竞相绽放,山涧、沟壑、农舍被笼罩在金色的花海之中。“我们村从2007年旅游人数近2万人次实现了到去年的70万人次的爆发式增长,村民们也由17年前人均收入不到6000元,到目前为止人均收入突破到20400元左右。通过旅游带动村民自主发展民宿、农家乐、林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构想,依托生态资源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发家致富。”长角坝镇沙窝村党支部书记代海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悉,沙窝村种植山茱萸6500余亩,其中大湾山茱萸示范园种植面积1000亩,是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通过春赏花秋赏果,连续在沙窝村举办了17届“茱萸花海踏春游”旅游活动。

据了解,随着佛坪山茱萸产业发展,持续开发的果肉、保健酒、气泡饮、饴糖、阿胶糕等山茱萸系列产品也日趋走俏,满足了游客消费需求,还就地销售山茱萸农产品,给群众增加了收入。目前,全县九成农户种植山茱萸。同时,引进企业加工及药食同源产品研发,延长、做强产业链,山茱萸系列产品达到20余种,2024年山茱萸总产值1.2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300元。

在佛坪冷水鱼示范基地,景齐鲟鱼繁殖开发有限公司余锦告诉记者,该公司是佛坪县最早开展以鲟鱼为主的冷水鱼养殖企业,辐射带动了陈家坝、岳坝、上沙窝等多个冷水鱼养殖场,是佛坪县首个省级渔业良种场,市级现代农业(渔业)园区,2020年又获得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认定。公司养殖基地占地95亩,累计投资2700万元,主要采取半循环水养殖,养殖尾水处理模式为人工复合湿地。年繁育鲟鱼鱼苗约60万尾,出售商品鱼50万斤,年产值500多万元,实现利润约200万元。

端起“生态饭”,赋能“冷产业”。如今的佛坪,正在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坚守着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这一信念,让县域生态带来的民生福祉展现得愈发鲜活生动。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