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化中国行 |遵义会议会址: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在这里发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4:08:00    

遵义会议会址简介:

遵义城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名叫子尹路。沿着子尹路前行,抬头可见一块毛泽东主席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匾额高悬门头,推门而入,便是一幢中西合璧砖木结构一楼一底的建筑静默矗立,无声诉说着90年前波澜壮阔的历史烟云。

游客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罗星汉 摄(贵州图片库 发)

遵义会议会址原为国民党第二十五军(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整座楼房由主楼、跨院和街面房等3部分组成。主楼坐北朝南,为中西合璧砖木结构一楼一底的建筑,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窗”,有抱厦,楼层四周有回廊,堂屋保留了中国古代建筑“彻上明造”的建筑风格,檐柱顶饰有垩土堆塑的花卉。整座楼房的檐下柱间有10个券拱支撑,底层有走廊,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加一道木栏。主楼门窗均涂饰赭红色,楼上为梭窗,楼下为对开窗,窗外加有板门,镶嵌彩色玻璃。整个主楼占地面积528平方米。

遵义会议会址。陈庆军 摄(贵州图片库 发)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并且在这以后党和红军粉碎了一次次围追堵截,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了长征,从而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基础。

1955年以来,遵义会议会址几经修葺。1961年,遵义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12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将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处,“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会议会址”的组成部分进行保护。

为延伸遵义会议纪念体系、拓展接待服务空间、提升展陈展示水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社会功用,由遵义会议会址等10个纪念场馆组成的遵义会议纪念馆,通过数字化保护、展陈提升等方式,让红色文化传承更加生动。

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周俊南:提升展陈水平 讲好遵义会议故事

3月的遵义,春意正浓。遵义会议会址前,游客络绎不绝。

90年前,风雨如晦,战火纷飞。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座灰白相间、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二层小楼内,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20名参会者,3个激烈讨论的夜晚,在仅有27平方米、用油灯照明的小屋里,中共中央作出了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伟大抉择。

遵义会议会议室。罗星汉 摄(贵州图片库 发)

置身会场,那张漆色斑驳的木桌和木边藤心靠背椅,仿佛让人听见历史的隆隆巨响,心潮澎湃。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周俊南看来,研究好,阐释好、传承好、弘扬好遵义会议精神,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是靠什么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这是遵义会议会址所承载的无比重要的历史意义所在。

游客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袁福洪 摄(贵州图片库 发)

周俊南介绍,遵义会议纪念馆正全力推进文物保护与展陈提升工作。在文物保护方面,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将对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文物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全面监测。“在展陈提升方面,深入挖掘史料,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优化陈列内容与形式,突出特色亮点。加强与各地纪念馆合作,引进临时展览,丰富展示内容。同时,创新巡展形式,运用数字化成果,将珍贵文物以数字化形式推向全国,提升巡展品牌影响力。”

“2025年是遵义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们将持续推进展陈提升工程。通过数字赋能,让文物‘活’起来,丰富展陈语言形态,提升观众体验感,让红色文化故事更加精彩,让遵义会议精神深入人心。”周俊南介绍,将深化遵义会议精神研究,将与上海同济大学开展协同研究,进一步挖掘、整理、出版重要历史文献资料,深入探究遵义会议精神的深刻内涵,推动其传播得更广更远。“通过全员培训提升讲解员队伍水平,丰富宣传载体,制作遵义会议纪念馆宣传片和宣传画册,扩大宣传面。同时,配合开展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活动,让遵义会议精神在新时代大放光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 黄若佩

编辑/赵怡 明雪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