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榆阳区青云镇:“头雁”领航产业致富路,乡村振兴“蝶变”正当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5:53:00    

阳光讯(记者 郑玮 通讯员 杜汉锬)在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带,榆林市榆阳区青云镇正上演着精彩的乡村振兴实践。通过培育“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产业生态,这片土地上的山地苹果、温室大棚、畜禽养殖、窑洞民宿等特色产业拔节生长。从“单打独斗”到“雁阵齐鸣”,从“产业孤岛”到“集群发展”,青云镇以头雁培育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融合、人才支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升级,激活发展新引擎

山地苹果:闫利利的致富经与产业蝶变

闫利利,青云镇太平沟村的产业致富带头人,也是榆阳区首期乡村振兴带头人“头雁”。2020年,怀揣着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梦想的他,注册成立了秀牧园家庭农场。如今,这片果园已发展至400余亩,年总产值达60余吨,年收入超70万元。

秀牧园家庭农场不仅在规模和效益上成绩斐然,还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闫利利毫无保留地向乡亲们分享种植经验,动员大家投身山地苹果种植。农场长期雇用多名农户,全年用工超1000人次,带动周边50多户农民增收。同时,农场始终秉持“科学管理、绿色种植、打造品牌,助力振兴”的理念,坚持生态绿色种植,以有机肥替代化肥,提升了苹果品质,获得了多项荣誉。

在闫利利的带动下,青云镇的山地苹果产业蓬勃发展。全镇种植规模已达1.4万亩,打造出多个高标准示范园。2024年,青云镇成立山地苹果产业联合党支部,整合各方力量,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党支部计划通过项目补助、品种改良、社会化服务、品牌宣传、“头雁”引领等一系列举措,助力山地苹果产业迎来更灿烂的明天。

温室草莓:蒋小鹏用立体栽培改写种植格局

蒋小鹏,作为榆阳区鹏龙源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在草莓种植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过去,传统地栽方式不仅空间利用率低,而且采摘不便,草莓还容易受土壤病菌影响。蒋小鹏决心改变这一现状,他引入立体栽培技术,让草莓“住”上了“高楼”。一排排立体栽培设备上,红彤彤的草莓鲜嫩欲滴。这种创新模式成效显著,种植量提高了20%至30%,游客采摘也更加便捷。同时,农场采用营养液灌溉、有机肥滋养,产出的草莓品质上乘,深受市场青睐。蒋小鹏还发现,立体栽培使用的泥炭土蛭石等基质,可以重复补充营养,解决了草莓不宜连作的难题,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也使他一举夺得了当地“草莓大王”称号。

香瓜产业:张章的“甜蜜事业”与全链发展

张章,来自青云镇色草湾村,同样是榆阳区首期乡村振兴带头人“头雁”。毕业后,他扎根甜瓜种植领域15年,不断提升自身技术与知识素养。在多方支持下,他带领榆林市新动甜瓜种植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占地220亩、拥有100座设施大棚、年育苗超2000万株的市级龙头基地。

合作社以“芝麻香瓜”为主打品种,还开展多种特色种植。张章通过创新“种苗+技术”帮扶模式、打造全产业链、建设农旅融合采摘园等方式,带动区域发展。他为周边300多农户提供优质瓜苗和标准化种植培训,使亩均收益提升40%;注册“新动”品牌,年销售额突破五百万元;带动周边50余名村民就业,村民日薪可达200元。展望未来,张章计划深化智慧农业应用,建设甜瓜种子资源库,将香瓜产业做大做强。

鸵鸟养殖:郭换换的创业之路与产业延伸

郭换换,榆林旭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是榆阳区优秀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看到鸵鸟产业的发展前景后,她毅然放弃稳定工作,投身鸵鸟养殖创业。2022年,她在青云镇李家山村租赁荒山,投资成立公司。

创业伊始,面对养殖经验不足、技术和市场开拓困难等问题,郭换换边学习边实践。2023年,她掌握了养殖要点,扩大了养殖规模,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参与鸵鸟养殖。公司还延伸产业链,开发出多种鸵鸟产品,创建了“鸵鸟凰”品牌。2024年在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发的情况下,公司销售额和利润分别达到80万元、25万元。此外,郭换换组织成立了榆林市鸵鸟养殖发展协会,吸引了众多养殖户加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文旅融合,解锁乡村新魅力

民宿旅游:郑志雄盘活资源打造特色民宿

青云镇郑家川村“头雁”郑志雄,依托本村城郊近郊优势,带领村民将全村324孔废弃窑洞统一流转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打造“栖心川上”精品窑洞民宿。这一举措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年均收入总计达百万元以上,使得500多名村民就地就业。

在郑志雄的示范引领下,青云镇的民宿产业蓬勃发展。尤家湾、色草湾、刘家坬、南峁庄等多个村庄纷纷跟进,形成了青云河流域庭院经济示范带。为推动民宿产业规范发展,青云镇成立民宿产业联合党支部,建立严密的组织体系、科学的管理制度,组建高效的服务队伍,培树典型的示范标杆。通过一系列举措,青云镇的民宿产业不断提升品质,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农旅融合:采摘节与特色活动激发乡村活力

青云镇充分利用山地苹果、香瓜等特色产业资源,举办各类采摘节和特色活动,实现农旅融合发展。镇上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山地苹果采摘节”及“我在青云有棵苹果树”线上认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同时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一批诸如新动甜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农旅融合四季采摘园,实现了“月月有鲜果,季季有客来”,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川一湾”民宿集群结合当地民俗文化,举办“大美榆阳赏花月”“栖心川上冰雪节”“陕北榆林过大年”等系列活动,以及创意集市、乡村露营等特色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掀起了青云旅游热。从2024年起,镇上先后引进多个团队,开发出多种业态,比如新打造的兰若坊・柿子树下等网红餐厅,就成为了游客打卡的热门地点。

——多方助力,共筑乡村振兴梦

政策支持:为“头雁”领航保驾护航

近年来,榆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头雁”培育和乡村振兴工作。2022年,榆阳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产业振兴“头雁”培育项目,成功培育“头雁”400余名,组建成立“头雁联盟”和5个专家工作站,带动众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共同发展。2025年3月,榆阳区乡村产业“头雁”协会的成立,进一步整合了资源,为“头雁”们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迈向新阶段。

与此同时,青云镇党委、政府也积极谋划,在今后的项目建设、产业升级、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头雁”大力支持。镇上将协助企业和合作社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技术培训和观摩学习活动,为乡村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党建引领: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青云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山地苹果联合党支部和民宿产业联合党支部,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联合党支部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制定管理制度、组建服务队伍、培树示范标杆等措施,推动产业发展。党支部成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党员经营者、从业者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党建引领下,青云镇的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各党支部定期组织交流活动,分享经验,共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

如今,在榆阳区青云镇,“头雁”们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乡村振兴的使命与担当。他们在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政策支持和党建引领下,青云镇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相信在“头雁”领航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青云镇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奏响愈发激昂的“蝶变”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