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祥林嫂的性格特点有哪些(现代女性能有所借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9 10:46:29    


其实祥林嫂是一个非常具有反抗精神的人,在电影中,她一共有4次反抗行动,贯穿了她的一生。

1、出逃

在丈夫死后不到半年时间,婆婆就要把祥林嫂卖掉换钱,一方面要还掉置办祥林丧事所借的债,一方面是为了给小叔子娶媳妇。

祥林嫂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悲愤交加,连夜出逃。

她要掌控自己的命运,不能任由别人摆布,这次出逃显示出祥林嫂的反抗意识。

但由于文化、阅历和地域的限制,祥林嫂跑得不远,来到了鲁镇。


之所以说她跑得不远,是因为她刚歇下脚,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就被一个熟人认了出来,那个人就是阮大嫂,她的娘家和祥林嫂婆家是邻居。

既然是熟人,那么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也为后来祥林嫂被婆婆抢回去,埋下了伏笔。

2、自杀

经阮大嫂介绍,祥林嫂来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帮佣。


鲁四老爷嫌她是个寡妇,不吉利,但她手脚勤快,不爱说话,干活麻利,很快得到了别人的好感,心情也舒畅起来,人也略微有点胖了。

可是好景不长,婆婆派人把祥林嫂绑了回去,硬生生地要把她嫁给贺老六。

祥林嫂不从,便在拜天地的当口,一头撞向桌角,准备一死了之。


连来吃喜酒的人都说:

“二婚头我也见的多了,哭的闹的都有,嘴里说寻死觅活的也有,可没有像她这样出格的。”


面对命运的不公,祥林嫂以死明志,可见她的刚烈。

祥林嫂一时昏死过去,在贺老六的照精心照顾下,渐渐好了起来。


贺老六倒是个好心肠,也是个可怜人,他买祥林嫂的80吊钱都是高利贷借来的,但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想勉强祥林嫂,对她说,如果你愿意,我再把你送回去。

被贺老六的善良感动,祥林嫂留下来了,但这一留,又是下一段悲惨命运的开始。

3、捐门槛

从与贺老六成亲开始,他们就一直在还高利贷,有了儿子阿毛以后还没还清。

生活的重担,压得贺老六积劳成疾,债主上门,贺老六的哥哥只好把他们的两间房抵押给债主。

屋漏又逢连夜雨,贺老六死了,儿子阿毛给狼吃了,房子给债主没收了,祥林嫂一无所有,无处可去,又回到了鲁四老爷家。

这一回,就仿佛给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又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原本鲁四老爷对她就有成见,现在祥林嫂死了两任丈夫,又没了孩子,认为她是白虎星,摆供等敬祖宗的事情,不让她干,嫌她晦气。

而祥林嫂又是个勤快人,闲不住,她想像其他下人一样干活,于是听从了别人的建议,到庙里花了一年的工钱,捐了个门槛,以为从此以后,别人再也不会说她不干净了。


祥林嫂辛苦干活,努力挣钱,自己舍不得花,就是为了获得一个公平的劳动机会。

然而,一个朴素的劳动者在那个社会,仅凭着善良的愿望,是永远得不到尊重的。

鲁四老爷恶语相向,说,你的罪孽一辈子都洗不清。看到祥林嫂打翻了贡品,马上叫人把她赶了出去。


4、砍门槛

希望崩塌了,没有信念的支撑,祥林嫂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她以为只要捐了门槛,菩萨就会保佑她,谁知,不仅一年的辛苦全白费了,连心中的念想都没了。

她拿起刀,向着自己捐出的门槛,一刀刀砍下去,不仅发泄着心中的愤恨,也是在向这个社会的不公抗议。





一个朴素善良的劳动妇女,只有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的抗争。

每当厄运降临的时候,祥林嫂都有一股强烈反抗和斗争的勇气,并且积极付诸于行动,然而每次反抗之后,生活并没有朝着好的方向走,而是一次又一次把祥林嫂推向了更悲苦的命运深渊。

1、由于个人局限,祥林嫂想得比较浅,反抗得不彻底。

第1次出逃,祥林嫂就该跑得远远的,跑到一个没有人认识她,不容易找到她的地方。

2、心太软,因为太过善良,向生活妥协。

贺老六虽然是个善良的人,但是,一结婚就开始还债,儿子能满地跑了,还在还债,这种生活根本就是个无底洞。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一直是负债生活,没有经济基础,永远只能被生活所累。

3、反复咀嚼自己的痛苦,以为别人会同情。

刚开始别人问她,你儿子是怎么被梁狼叼去的?

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出于同情,也许是茶余饭后缺乏谈资,然而祥林嫂通通把他们当成是对自己的关心,她自己也无法消化这种痛苦,于是,一遍遍讲述自己的故事,以至于连小孩子都能背出来了。

刚开始别人还觉得新鲜,到后来大家只觉得厌倦。

4、把改变命运的机会,寄托在自己以外的人身上。

做个佣人不是什么活都能干,这是祥林嫂感到痛苦的地方,于是她去捐了门槛,以为菩萨会保佑自己。


如果放在现在社会,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她勤劳能干,能吃苦,手脚麻利,到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同样能用劳动养活自己。

指望别人是根本没有用的,能拯救自己的只有是自己。

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祥林嫂,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所以她把别人也想得很善良,殊不知,别人的想法和她自己的认知,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

1、女人到哪里,别人看重的都是你能提供的价值。

仅有善良的心是不够的,作为一个女人,别人看重的,始终是你能够提供的价值。

第1个婆家,指望卖掉她挣钱。

第2个婆家,大伯子想给弟弟娶个媳妇,繁衍后代,看弟弟活不长了,就立马把房子抵押掉,连个安身的地都不给她。

到了鲁四老爷家,表面上看上去是好心收留,其实鲁太太看中的是她手脚粗壮能干活,杀鸡宰鹅,什么都能干,不用请短工另外多花钱。


那个帮她介绍工作的阮大嫂,也是希望帮她介绍个工作,能从鲁四老爷家拿点好处。



就包括那些听她讲故事的人,也是希望从她身上满足一些好奇心。

2、你好不好,和你的心无关,和别人的眼光有关。

尽管祥林嫂满怀善心辛苦工作,用一年的工钱捐个门槛,以为能洗清自己所谓的罪过。

但是在别人的眼中,她始终是那个死了两个丈夫的寡妇,她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改变别人的观点,她无论怎么努力,都逃不过白虎星的阴影,所以指望别人来拯救自己是根本没用的。

最终,真心没有换来真心,善良勤俭克己的祥林嫂,最终被撵了出去,流落街头,靠要饭为生,最终在灯火通明的祝福夜里,悲惨死去。


在那个年代,封建的传统,人们偏激刻薄势利的眼光,是杀死祥林嫂的一把把利器。

而祥林嫂善良、正直的性格,也是与那个社会格格不入的。

祥林嫂是几十年前的故事,但是今天时常被提起。

“祥林嫂”三个字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反复陈述自己痛苦,以及希望博得同情的代名词。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被称为是“祥林嫂”式的人物,她们受尽了生活的磨难与悲苦,但由于种种局限,她们无法自己消化这种痛苦,所以就用反复讲述的方式排解心中的苦闷。

实际上,人们只是关注自己的生活,对于别人的悲苦也是一时好奇,并不会真正设身处地的为你着想,为你解决,所以“祥林嫂”式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被人们唾弃的,但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女性排解痛苦的突破口。

1、反抗要彻底。

既然反抗,就应该彻彻底底,不能藕断丝连。

在那个社会,嫁给了婆家,真就成了婆家的私有财产,所以要想逃脱,就要逃得远远的,不能让他们有找到的机会和可能。

2、心不能太软,否则容易被感情牵绊。

祥林嫂和贺老六在一起,不是一时冲动,有点被逼无奈,最主要的是被贺老六的好心打动,但正因为这种好心,让祥林嫂的命运变得更加坎坷和悲苦。


苦命的人,总是有一颗太软的心。


3、不能反复咀嚼自己的痛苦。

祥林嫂不断重复自己的故事,而没有化解这种痛苦的意识,她无法放下这种痛苦,所以不断咀嚼,但所有的苦,都是越嚼越苦。

所以,对于苦难,只能化解和放下。

4、精神不能垮。

如果不是精神崩塌,祥林嫂也不至于死得那么惨,希望没了,信念没了,精神支柱倒塌了,人才会变得麻木。



希望和信念才是支撑我们一直走下去的动力。


作为女性朋友们,只有扩大自己的见识和心胸,并自己消化所经受的一切痛苦,然后,继续前行,除此之外,别无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