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杏花,是高岸之花,是幸运之花,
今年春暖,桃李梅杏樱桃花,居然同时开放。去赏樱桃花和桃花的路上,忽然看到一树高大的乔木,上面开着朵朵象牙白的花朵,像樱桃花,可比樱桃花高大,且花朵有质地,说是梨花,但梨花是雪白的,且有小绿叶间在期间。
这树花,高大,清丽,颜色别有一种玉样的润感。正在讨论是什么花时,旁边中年的主人笑吟吟告诉我们是杏花。怎么会,杏花不是红色的吗。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朝叶绍翁《游园不值》
在我们的印象中,杏花就应该是红色的,像桃花,像榴花,红得绚烂,红得风情,否则为什么那么多人都爱用这句诗,并配上不怀好意的神情?但实际这真真是诗词世俗化了一种误读。
让我们还原杏花本身。
杏花并不是深红,大红色,相反,它开花接近白色,是一种粉白和象牙白。
但是为什么总说红杏呢?
一,花朵打苞发蕾时,它的花蕾由于花萼包裹,是一种深红色。
二,花朵刚刚绽放时,花瓣是那种淡淡粉红或者淡淡胭脂红,看起来半透明,十分娇美。
三,花朵盛开时,花瓣则会由粉红转成更通透的象牙白,但是正是这种通透,花心和花萼,往往是白脸上的小胭脂点掩映期间。远看的效果,整个花云的颜色呈现出一种轻粉色。其实许多樱花也有这样的色彩。
四,杏花的花瓣比杏花质地厚重,花瓣均匀五开,圆润,它呈现出的花光更加细腻润泽,如东方青春女子的面色,象牙白中带着粉。
这才是杏花的真正颜色,白中透红,典雅润红。
回到叶绍翁这首诗本身,他是在春天微雨之后去拜访朋友。此时地气丰润,青苔都可以留下脚印,满目园林春深。可是他来到故人的庭院里,发现院落关着,寂静无声。本来是想和故人趁此春光,一起游山痛饮,却不料故人不在,自己却兴致未减。
他此时发现一树高大的杏花正在开花,且枝头都探到墙外来了。那美丽的杏花,白里透红,正显示庭院里的花草何其丰茂。
杏花并不是以红艳而闻名,它红不过桃花,艳不过牡丹,它是以那种收敛不住的青春向上的气质而闻名。这里用红杏,是对这杏花蓬勃气的赞美,也是抒发一下自己没有得到宣泄的情怀。
那么为什么不说,一枝红桃或者李花樱花出墙来呢?这里除了诗人是亲自看见杏花那种蓬勃之美,而有杏花树本身的特点,就是高大。
杏树比许多花树都高大,而且是高大的乔木,可以高达12米,且树木长寿,树枝高岸舒展。那么在桃李梅花樱桃这些花树当中,杏花显然就是有模特一样的身材,往往花冠和花开都在其它花树之上。
这也是杏花往往成为地标的原因。
比如杜牧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回头,那最高大的杏花树,就是村落的所在。
所以就算是有其它花树也在开放,诗人最先看到的肯定是杏花。
这首诗清新明丽,以杏花为标志,写出了春色之浓郁,花树之蓬勃,春景总会带给人出人意料的快乐和欣喜。这首诗脍炙人口,还在于杏花的寓意,是高中之花,幸运之花。
在唐朝,每年春天进士及第,都要在长安曲江边的杏花园宴请新进士们。杏花是幸运,是高中,是平步青云,志气得抒的象征。读书人都以能够进去杏花园为人生快事。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作者:高蟾 (唐)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这是落第后的高蟾无缘进去杏花春筵,发出的自己的感慨,那已经高中的进士们靠近天子更近,如同天上的碧桃,如同高高在云间的杏花,得到太阳和东风的眷顾最多,所以颜色也特别绚烂吧。可是我就是一朵漂泊在秋江上的莲花啊,离太阳这么远,命运如此,我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杏花有幸运,高中,向日而开的寓意。
红楼梦中就以这句“日边红杏”诗暗示探春的命运是比现在的地位高,因为婚姻的幸运成了王妃,而同样小幸运的是甄士隐的丫头,名唤娇杏,嫁给了贾雨村,最后成了诰命夫人。
那么一枝红杏出墙来,至少在读书人的眼中,这是春闱及地,对于普通人,春天看到幸运之花,如何不是一年的新起点?
但这首诗最终还是被世俗给玩坏了。
不知何时起,这园中朝气的杏花,变作了不安于世的美妇人,用自己青春美艳,去试探禁忌。而世俗用来颇多讽刺。由于这句诗已经成了俗语,没见过杏花的,也标签认为这是一种娇艳,甚至妖艳的红色花朵。
实际当你真正看到杏花,才会觉得那种高挑高岸却清丽的美,那是一种向天空无尽舒展的青春。
或者叶绍翁也是感叹友人何以在春天这么好的季节不留在自己安逸的家园里,是有杏花一样的志气,还是被迫为了生活离开呢?
这首诗让我想起李商隐的诗。
“卿卿不惜琐窗春,去做长楸走马身。”
但是无从得知叶绍翁是否也有这种感慨。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