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是郑州市的一个“区”,上街区与郑州市区隔着县级市荥阳,从“区”的角度看,有点郑州飞地的感觉。从 县 的角度看,硬生生从荥阳地盘里挖了一块独立。喷空,河南方言,闲聊的意思。
上街为什么叫上街?
上街的上:一是方位在上游,西方,西高东低。二是上去、上马、奔赴的意思。
上街的街:街市,宽畅通行的是道(路)、小一点并多有商铺市场的叫街。上街的街主要是指繁茂的商业区道路。古代的卢医庙街。
卢医庙是什么庙?
扁鹊庙(祠)的俗称。全国有很多卢医庙、有的写作卢医、芦医,基本都是扁鹊的故事。传说中的扁鹊出生于“卢国”(一说现在的卢氏县),得名于此。全国很多地名就有卢医庙(村、镇)等。
上街的卢医庙建于西汉,历代反复毁修,在1987年就被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卢医庙现存的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重修建筑。可以说上街区峡窝镇的卢医庙就是上街地名的来历之根。
传说当年虢太子病危(上街区和荥阳、巩义的部分属于东虢国),几乎要出殡,扁鹊在这里使虢太子起死回生,虢太子为报恩德在此建卢医庙,后来的卢医庙新增了其他历代民间神医。每年农历四月、十月为期各半个月的药材交流大会和商贸活动就在上街卢医庙举办,久而久之,卢医庙周围逐渐形成了热闹的街市,成为闻名全国(古代)的药材市场。现在的上街,药材市场没有声音了,但还有四月、十月的庙会传统痕迹。
喷空:传说中的 虢国太子死而复生,据说形成了古人今人在人死去要先停放三天的习俗。毕竟,狭隘的科学认知下,很多病亡不可研判,就算没了呼吸也有可能是没有死去。
扁鹊在上街救活虢国太子的事是个传说,只是文化认知。因为扁鹊这个人本身有争议,虢国最后灭亡在公元前600多年,我们上学还学过《扁鹊见蔡桓公》,这个也很有意思的争议。蔡桓公(公元前400多年)和虢国太子也不一个年代,相差百年以上。所以,扁鹊是个神医不假,扁鹊到底是谁和什么年代,争议很多,一些历史故事只能听听。扁鹊(秦越人)的一些生平考究(某年生某年死),也在蔡桓公时期或以后。很多时候,看到材料越多,知道的越多,就却感觉历史真是个无真相的故事集合。
以前<喷空>自媒体喷空过《扁鹊为什么叫扁鹊,鹊山地名》等。关注喷空,一起喷空。扁鹊的籍贯也很争议。
上街区域属于黄河流域,左右河流都是黄河的支流(荥阳汜水、巩义伊洛河)。古属汜水县管辖,因汜水县城地处沟洼,经常在汛期被淹受灾,金元时期很多记载水患,明朝武宗时县治三次被水淹没,曾三迁于地势较高的今属于上街区的卢医庙街市。去县城就是去庙街,久之约定俗成,称卢医庙热闹的街市为“上街”,即今上街村。上街站、上街区之名,均源于此。
上街,来自卢医庙街,临时作为古县城所在地。
1956年,在上街村东南设上街火车站。
(1909年,晚清时候,就有了上街火车站,是陇海铁路上的小站,现在的上街火车站 货运为主)
(1975年 上街铝厂的职工运动会老照片)
1957年11月,周恩来总理依据河南铝矿资源丰富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亲自批准中国最大的铝工业基地——河南铝业公司建址在上街区火车站南边,遂沿上街火车站名,建上街区。1958年8月5日,经河南省批准,成立郑州市上街区,县级单位。
(上街的标志性雕塑,请留言说下 它俩的名字)
(代表性的道路名,见证着工业历史)
上街,这座因铝厂而兴的小城(工业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被誉为河南的“小香港”。上街有铝矿,更多的是周边县市(洛阳三门峡)的铝矿加工。铝是制造飞机的重要原材料,所以铝厂的建设不仅属于国家重点项目,而且相当机密。当时的项目代号为“503”,后来铝厂还改名叫做五零三厂。 铝厂的建设可以说是动员了全国,当时有2万建设人员来自全国各地。1958年8月上街铝厂正式开建,据当时参与建设的人员介绍:工地一眼望不到头,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机器,到处都是热火朝天干活的。说话口音哪里的都有,东北的,山东的,湖北的,都是各地的技术工人,还有洛阳的军人也参与了建设,就这样大张旗鼓的建了三年。
“南嵩山,北邙山,两山之间现奇观。红旗如潮人如海,巍巍铝城正兴建。” 这是当时的一句口号,可见铝厂的规模是有多大。铝厂建成后,这些工人就直接在此扎了根。
现在的上街,有了新面貌,铝业冶炼生产加工逐渐转型,不过总体在郑州人心中,存在感不强。甚至很多郑州市区人不认为这是个“区”,和大城市不靠边,甚至还有年轻人不知道“上街在哪” 。上街的工业基础是历史,近些年航空经济(通用航空、体育航空)、空调、液晶面板、光电等产业也有所跨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