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墨西哥萨帕塔 ?浅谈墨西哥革命时期,萨帕塔派等派别,在土地改革问题上的斗争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0 09:18:36    


1929年,美国著名学者弗兰克·坦南鲍姆出版《墨西哥的农业革命》一书,认为1910年爆发的墨西哥革命从根本上说是一场农民革命。

在革命中,千百万农民要求归还他们从殖民地时期直到19世纪,特别是迪亚斯专制政权期间失去的土地,恢复他们的传统权利。

但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这种观点越来越受到质疑。根据修正派的看法,“在墨西哥革命的历史中,把土地改革的重要性也许估计太高了”。

虽然没有人怀疑萨帕塔领导的运动具有农民革命的特色,但是对墨西哥北部比利亚领导的运动是否也可作出同样的判断,很多学者持怀疑态度。

他们指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期间,除了在萨帕塔控制的地区外,土地很少被分配给农民。

此外,革命期间最为激烈的战争发生在以卡兰萨为一方的立宪派和以比利亚、萨帕塔为另一方的革命武装之间,而无论哪一方,都宣称支持土地改革。

既然土地改革是各方都致力于实现的目标,那么各派别之间又为何爆发内战呢?

萨帕塔派:激进的土地改革

1910年,弗朗西斯科·马德罗号召墨西哥人民举行起义推翻迪亚斯独裁政权时,他所希望发生的仅仅是政治变革,即在墨西哥实现真正的民主制度,实行公正的选举,总统不再连选连任。

他没有提出变革社会经济结构的主张,在《圣路易斯波托西计划》中,仅有“一项次要条款答应重新审议农村对失去土地提出的意见”。

马德罗希望,主要的革命力量将来自支持墨西哥前国防部部长贝尔纳多·雷耶斯领导的反对派运动的军队派别,以及他自己所领导的主要来自城市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反对连选连任党”的成员。

但是,与马德罗的估计不同,革命力量主要来自他原未曾想到的其他社会集团,主要是农村各种各样的失去土地的农民,还有一些来自大庄园的劳工。

特别是奇瓦瓦州指望收回失去土地的军事殖民地的小农场主和莫雷洛斯州决心收回被大庄园主夺去土地的农民。

1911年秋就任总统后,马德罗也认识到通过土地改革赢得政治支持的重要性。

马德罗的发展部部长阿尔韦托·罗夫莱斯·吉尔宣布,“根据去年政治运动深刻的土地问题本质,联邦政府极为关注土地改革和分解大地产的需要。”

政府将借钱购买宜耕土地,将2500万英亩的公有土地赠予那些需要的人,并收集大量的种子以备分发。

但在实际执行中,那些需要土地的人承担不起抵押借款,而且政府提供的土地大多数是贫瘠的旱地。

在被分配的总共16.5万英亩中,售出的最大片土地是10.5万英亩,购买者是一家美国房地产推销商和杜兰戈州一家大木材公司的运营商。

这种土地改革政策遭到了萨帕塔的激烈反对,他领导莫雷洛斯州的农民武装在军事上站到了马德罗政府的对立面,其他地区的起义者也不再积极支持马德罗。

正是由于马德罗失去了支持,促使迪亚斯政府的残余力量相信,如果发动一场政变,推翻马德罗政府,将不会遇到太大的抵制。

但政变上台的韦尔塔很快发现,他面临着来自墨西哥各地的反抗,其中最主要的革命力量分别由萨帕塔、比利亚和卡兰萨领导。

以中南部的莫雷洛斯州为中心,萨帕塔领导的农民武装的主要参加者为土地被生产甘蔗的大庄园侵占的村社的居民,既有印第安人,也有梅斯蒂索人(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种人)。

村社与大庄园的冲突自殖民地时期就已产生,到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由于铁路的修建和墨西哥经济的迅速发展,蔗糖市场扩大,庄园主需要更多的土地和劳动力发展甘蔗种植业,因而大肆侵占周围村社的农民土地。

萨帕塔原来是--位拥有自己土地的农民,他成为阿奈奈库伊尔科(Anenecuilco)村民的代言人,该村大部分土地被相邻的奥斯比达尔庄园侵占。

最初,他们试图通过合法的方式收回土地,甚至当面向迪亚斯总统进行了申诉,但无果而终。

在1909年的选举中,萨帕塔及其支持者试图推举支持农民要求的候选人,但由于选举中的舞弊行为,他们再次失败。

1911年2月,在萨帕塔的领导下,莫雷洛斯州的农民举行起义,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控制了该州的大部分地区。

不过,他们并没有大肆屠杀庄园主,也没有占据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希望国家最高领导人马德罗签署法令,使其能够合法地收回失去的土地。

但是,联邦军队--最初违背马德罗的意愿,后来得到马德罗的支持--试图解除萨帕塔农民的武装。

同时,1911年5月26日,即在迪亚斯离开墨西哥的当天,马德罗就颁布了一个宣言,特别指出,“《圣路易斯波托西计划》第三条款所包含的目标不可能充分地得到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萨帕塔与马德罗决裂。1911年11月28日,萨帕塔发表了墨西哥革命中最著名的农业改革宣言《阿亚拉计划》。

比利亚派:有计划却未实施的土地改革

在墨西哥北部地区,19世纪80年代中期后,由于阿帕切人袭击的威胁消除和铁路的修建,迎来了一个出口农业经济繁荣的时期。

为扩大生产,大庄园主大肆侵吞小农场的土地。

另外,一些大庄园的雇工生活条件恶化,引发了一系列的农村抗议运动。但这些运动都失败了,原因不仅在于各地的抗议运动孤立行动,缺乏联合,更重要的是没有得到其他社会阶级的支持。

在奇瓦瓦州,由于经济的繁荣,投资增加,新的工厂和矿山的建立,为中产阶级和工人带来了经济和就业机会,他们不愿与农民一起反抗政府。

但1907年后,形势突变。由于美国经济衰退波及墨西哥,大量中产阶级破产,工人失业。

他们与小农场主一起站到了大庄园主以及代表大庄园主利益的政府的对立面,构成了马德罗领导的“反对连选连任党”的群众基础。

革命爆发后,在奇瓦瓦州,曾做牛贩子和路面电车管理人的亚伯拉罕·冈萨雷斯和一名较富裕的赶骡人帕斯库尔·奥罗思科成为革命领导人。

但在取得最初的胜利后,革命联盟分裂。亚伯拉罕·冈萨雷斯成为州长,推行中产阶级要求的改革。

政治生活实现了民主化,举行了各级的公正选举,市政自治得到恢复,工人获得罢工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但冈萨雷斯没有推行土地改革,没有归还农民失去的土地,这一方面是由于来自马德罗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他担心大规模的土地分配将导致无政府状态。

于是,发生了反对冈萨雷斯的暴动。到1913年,在弗朗西斯科·潘乔·比利亚的领导下,革命力量重新统一。

1913年12月,比利亚的军队控制了整个奇瓦瓦州,担任州长的比利亚签署了一份关于土地改革的宣言,宣布没收最富有的大地产主的土地及其他财产。

在短期内,这些土地带来的收人归公共财政所有(这意味着基本上用以满足军队需要),以及用以向在革命中牺牲士兵的寡妇和孤儿发放抚恤金。

更长远的计划是,革命胜利后,将通过法律,完全彻底地改变这些土地的所有权。部分土地将分配给革命的老兵;部分土地将会归还给被大庄园主侵占之前的原所有者。

还有部分土地将仍由政府控制,其收益用来发放抚恤金;部分土地的收益将用来向奇瓦瓦州的农民提供廉价的信贷。

可以看出,根据这份宣言,这一土地改革计划的主要受益者为奇瓦瓦州军事殖民地居民的后裔。

他们不仅将能收回被大庄园主侵占的土地,而且他们当中所有参加比利亚军队的成员(其数量很多)还将符合条件,从分配被征收的大庄园土地中获得额外的土地。

如果他们在战场上牺牲,政府控制的那部分从大庄园征收的土地的收益将会向其亲属提供保障。此外,比利亚的宣言中提及的廉价信贷也将主要惠及这些前军事殖民地居民。

立宪派:被迫推行且不彻底的土地改革

墨西哥革命中第三个主要派别是贝努斯蒂亚诺·卡兰萨领导的立宪派。立宪派武装主要来自西北部的索诺拉州和东北部的科阿韦拉州、新莱昂州。

与奇瓦瓦州和莫雷洛斯州不同,迪亚斯时期除了索诺拉州的亚基人被从富饶的河谷地带赶走外,这里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剥夺村社农民土地的过程。

与富饶的奇瓦瓦州河谷或莫雷洛斯州的甘蔗地相比,这里的土地质量太差,对庄园主来说,占据这些土地不会带来太大的收益。

另外,这里受到阿帕切人的威胁较小,因而建立的军事殖民地也较少,小农场主数量不多。

在索诺拉州,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消灭亚基人的战争也使大地产主对大规模侵占其他村庄土地的行为比较谨慎。

由于土地问题不是十分尖锐,这些地区革命运动的领导人不是出自农民或中产阶级,而是来自自由派的大庄园主,例如同样来自科阿韦拉州的马德罗和卡兰萨。

这些领导人不仅对土地改革不感兴趣,相反,在他们看来,将大庄园土地大批转交给农民的后果是生计性农业取代商品性农业,将摧毁墨西哥经济。

1913年,卡兰萨取得领导地位后,面临着一个根本性的困境。一方面,他要维持大庄园制的经济结构,维护作为一个社会阶级的大庄园主的利益。

另一方面,如果不像比利亚那样利用征收的大庄园带来的收人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又如何在战场上赢得胜利?

卡兰萨希望通过增加税收尽可能地将负担转到外国企业身上来摆脱这一困境。结果很多在墨西哥的外国公司转而支持比利亚。

比利亚没有增加税收,因为至少在短期内,来自被没收的大庄园的收人足以支持他的军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