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要。
俗话说,十五月亮十六圆,不出正月都是年。
一般而言,过了正月十五,这个年就算是“彻底”过完了,人们各行其是,忙忙碌碌起来。
因此,正月十六,代表着新一年的正式开始。欢欢喜喜闹元宵,把年后最热闹推向高潮以后,年味逐渐淡下来。
在古代,人们过年特别讲究“仪式感”。传说里,正月十六是送瘟神的日子,民间习俗相对也有不少。
一、走百灵
在我国北方,有“走百灵,防百病”的民俗。
这就相当于一个“篝火晚会”。
在正月十六晚上,每家每户架起干柴点燃,把事先备好的百灵草扔到上面。听着噼噼啪啪的声音,犹如鞭炮齐鸣。
大家围坐火堆边,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最后,大家逐个从火堆上迈过去,寓意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二、跑百病
我国中原地区,有这样一个习俗,叫做“跑百病”,也就相当于马拉松。
正月十六当天,吃过早饭后,各家各户大门落锁,集体上街,到郊外到田野,边走边唱,这就是“跑百病”。
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
据说,这个习惯能身上的“百病”都丢弃在路上,因此人们争先恐后。
三、爬城头
在南方,正月十六有“爬城头”的民俗。
跟上面的跑百病差不多,也是早上饭后,大家锁门外出,一起爬上城头,来回走动。
其实,也是运动强身,走路健体,加上心情愉快,自然可以祛除百病。
四、落灯。
正月十六晚上,人们把悬挂的灯笼摘下来,表示已经接到所有的福气。
摘下的灯笼要销毁,不能第二年再用。
古人有妙招,两个灯笼互相撞击,里面蜡烛点燃整个灯笼,这叫“碰灯”。
俗话说,“灯笼一着,吉利来到”。
“碰灯”,寓意新的一年日子美满,红红火火。
五、吃面。
正月十六这天,传统习俗有吃面条的内容,面条顺滑绵长,寓意新的一年幸福长久。
这一天,面条要用大蒜拌着吃。
众所周知,大蒜能杀菌、助消化,寓意赶走疾病,并且大蒜谐音“算”,寓意过日子要精打细算。
常言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就凸现了“算”的巨大力量。
除此之外,还有舞旗花、送牛桩、烧纸船、逛庙会、老鼠娶亲、挨骂、舞火把等民间习俗,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2
忌讳:忌串门、忌晚起、忌吃剩菜、忌夫妻争吵、忌打架。
这一天,大家都外出活动去了,自然家里没人,不宜串门。
常言道,“出门不为寻亲友,一走能将百病消”,说的就是这天的情景。
老人常讲,一日之计在于晨;又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
早起,必不可少!
新年新气象,新的开始,就要扔掉旧的东西。剩饭自然不能吃咯。
后面的两条,主家庭不利,一定要注意。
请铭记一句话“家和万事兴”。
这条规律,永远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