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迟退休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
而近日一则延迟退休的消息再次登上热搜,引起广泛热议。消息称,延迟退休具体方案或于今年发布,2025年实施,并预计到2055年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
这也意味着,大部分的“打工人”距离退休又远了一步。
中国目前的退休制度目前还是以《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确定。
原则上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应该退休。
其中对于各种情况的退休办法都有相关规定,想要了解细则的可以详细查阅。
2022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达到了创新高的14.9%,已然步入了联合国界定的“中度老龄化”行列之中,并且这一比例仍在不断攀升中。
而老龄化加剧引起的另一个重大危机便是养老金全面告急。
目前我国的养老金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在职劳动人口创造的财富来支撑退休老人的日常生活 ,因此老年人口比例越高,养老压力就越大。
而随着社会生育率的逐渐降低,劳动人口开始急剧下降,一方面缴纳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少,而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老人越来越多,养老金告急问题也就由此而来。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在2027年达到峰值,在2035年前后累计结余耗尽。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同样预测,未来几年,中国预计会有8万亿到10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而且这个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扩大。倘若事态真的按此趋势发展,届时很多人都将面临“老无所养”的困境。
为了产生更多劳动力,国家开始鼓励生育计划,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二胎、三胎鼓励计划,从教育、购房都多方面进行支撑。
但过高的养育成本让年轻人不再愿意多生,即使有众多利好政策,生育率却不增反降。
那剩下的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便是延迟退休了。晚领,少领,压力自然会变小。
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出台了6个提到延迟退休的文件,最早的一个可以追溯到2013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首次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这也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研究延迟退休政策。
剩下五个文件,则集中在2020年-2022年这三年间发布:
2020年,国家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1年3月13日,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同年6月30日,人社部随之公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2022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再次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同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又提到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三年五个文件,足以看到,延迟退休大概率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因为牵涉到众多老年人的利益,所以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的方案和时间表。
实际上,在过去两年,已有部分省份开始试点延迟退休,如江苏、山东、陕西,此外,还有不少省份也已经就延迟退休对社会征求意见。只不过主要针对的人群,范围较窄,而且需企业职工本人主动申请。
关于延迟退休政策利弊的讨论一直就没有停过。
客观来讲,延迟退休的确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理由主要有三:
1、有助于减轻养老金支付的压力。
延迟退休相当于让更多人晚领,一定程度上等于是“增收减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养老金支付的压力和减小养老基金的缺口。
2、有助于提高退休后单月养老金收入
按照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数目与职工退休前一年统筹地区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挂钩,于是延迟退休便可增加基础养老金的领取数额;另外,很多单位的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额度,都与其工龄有关,延迟退休相当于延长工龄,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但同时,延迟退休也存在较多消极作用
1、增加年轻人就业压力
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更多情况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一批人不退休,工作机会便会更少,年轻人就业难度也会更大。
2、部分老年人福利受损
以往60或者50岁退休后还可以四处旅行,享受一把夕阳红,若真到65岁退休,大部分人可能外出的能力都不再有。
3、生育率再次降低
没有了退休父母帮助照顾小孩,年轻人多胎生育的欲望会进一步降低,长远来看更加不利于健康的人口结构形成。
不管是从国内现有情况来看,还是全球大趋势来看,延迟退休都是大势所趋。
但与之对应的是何时实行,如何实行显得更为重要。
1、盲目“一刀切”不可取
不同行业,不同工作性质,导致不同个体差异较大。
部分高精尖人才、技术类人才,适当延迟退休,发挥更多经验和价值,对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是有更多积极作用的。
但对于部分体力从业者,年满65时早已丧失劳动力,这部分人群适当提早退休更显的有必要。
2、激励机制并行,充分尊重个体意愿
企业在延迟退休实施过程中应更多尊重劳动者个体意愿,这时激励机制显得更为重要。
简单来说60岁后愿意继续劳动的,在医疗、待遇、职称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让专业人才自愿更多参与劳动,创造价值。强迫执行反而造成不满情绪,结果适得其反。
【结束语】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家事先征求广泛社会意见,便是为了更多更全面了解民众需求,吸纳民众意见。
同时,在所有文件中延迟退休前都加了“渐进式”,意味着将会循序渐进推行,让大家有更多接受的时间,同时也给正式政策的实行提供了更多空间和容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