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体现中华农耕与农事的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清明节具有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因此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民间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所以,千百年来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就成了清明节的两大主题和礼俗,这正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传统理念的生动体现。
清明节气,节令期间因“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清明,就是“气清景明”之意。清明节是典型的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时节期间,阳光明媚,大地呈现出气清景明之象。按古历规定,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气的交节时间,多出现在公历4月5日,但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南山老李认为,从清明节的来历和节日的角度来看,清明节祭祀的主题更为显而易见。
清明节日的来历:
清明时节,万物生发,吐故纳新,生气蓬勃,整个大地春意盎然,又逢农闲之际,恰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祭祖的好时节。古人类学和考古学认为,人类最原始的对大自然信仰和祖先信仰,出现了的祭祀活动。清明节之所以成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就是源于早期人类的祭祀活动,这些节日都选择在农闲之时,就为人们隆重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提供了时间保障。春节、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还被定为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四大节日;清明节还和“寒衣节”一样被列为“墓祭”节日,也就是“野外祭祀”的节日。由于寒食节恰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后来清明节就融合了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的内容和习俗。所以,清明节节期中又增添了祭祀忠烈的内容,清明节便成为了中国人最隆重,最盛大的祭祀大节。
传统上有春祭和秋祭的习惯,因为清明节的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因此清明节祭祀又被称为“春祭”,一般是要到坟前祭祀,也叫“墓祭”,就是平常说的扫墓。因为清明节为祭祖大节,所以清明节节期比较长,祭祀祖先的具体时间有清明前10天后8日,以及清明前后各10天的不同说法,但是近20天的时间,均属清明祭祖的节期。清明节民间一般是祭拜自己的直系先人,“秋祭”祭奠的是宗族共同的祖先。人们用隆重的仪式祭祀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也希望今后的生活在先人的护佑下更加美好。
清明节为重大祭祀节,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同时,切莫忘记我们的民族英雄和那些为祖国的独立与解放而牺牲的英烈,愿英灵们与日月同辉,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