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深入浅出”一词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
“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突然意识到,“深入浅出”对一个老师来说,是多么必要和重要。
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听一个老师的课?除了孩子本身的调皮顽劣,老师的授课方式和讲课能力是不是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呢?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在一年级时,就被一位老师的课吸引。他能把深刻的道理讲得孩子听得懂,喜欢听,那么,孩子是没有理由不爱上学习的。
这种情况,对语文老师来说,尤其重要。想起之前看到过:讲话的四个境界。
最恐怖的是:简单的道理复杂讲。就是一个原本非常简单的问题被讲得晦涩难懂,让听的人云里来雾里去。
其次是:复杂的道理复杂讲。听和没听一个样,浪费感情。
然后是:简单的道理简单讲。勉强接受。
最高境界是:复杂的道理简单讲。这就是所谓的“大师级别”。
非常喜欢一位老师,戴健业教授,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他幽默机智的教学风格,不仅深受本院校学子的热捧,还被广大网民尊称为“国民教授”。
在他的口中,李白是“最浪漫的糊涂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被他描述成:一座古名楼,两个浪漫鬼的故事。
《清平调》三首,成了漂亮的马屁诗。
每每听他的课,或者读他的书,不由得感慨: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千里挑一。
愿更多的老师能够在教学中多些“深入浅出”的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