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全称巴拿马共和国,首都巴拿马城,政治体制为总统制共和制。

巴拿马国旗
地理位置和人口
- 地理位置:
- 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地峡,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东面与哥伦比亚接壤,西面与哥斯达黎加相邻,南面是太平洋,北面则临加勒比海。
- 巴拿马国土面积为75517平方公里。
- 巴拿马运河是该国的显著特征,这条运河从北至南连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为世界航运提供了重要的通道。
- 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是巴拿马的政治、行政及文化中心。
- 人口数量:
- 2022年巴拿马总人口数为440.9万人。
- 巴拿马是一个种族多元化的国家,印欧混血种人占人口的65%,其他依次为非裔12%、欧裔10%、华裔7%、印地安人6% 。

巴拿马地图
宗教信仰和语言
- 宗教信仰:
- 巴拿马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
- 天主教是巴拿马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大约8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 还有一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以及其他宗教。
- 官方语言:
- 巴拿马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
- 西班牙语在巴拿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政府、教育、媒体和商业交流的主要语言。
- 由于巴拿马是一个多种族融合的国家,除了西班牙语外,国内还有一些人使用英语和其他语言,尤其是在旅游业和某些地区。
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
- 地形地貌:
- 巴拿马的地形地貌具有以下特点:
- 地理位置: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地峡,连接北美洲和南美洲,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 山地特征:巴拿马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拥有多条山脉,其中最著名的是达连山脉。
- 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是该国的显著地理标志,它从北至南连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是全球重要的航运通道。
- 河流分布:巴拿马的河流众多,其中最重要的河流包括查格雷斯河和图伊拉河。
- 海岸线:巴拿马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全长约2988公里,东临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
- 火山活动:巴拿马的部分地区存在火山活动,火山地形对当地的土壤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 森林覆盖:巴拿马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高,拥有多样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地形多样性:巴拿马的地形多样,从低地平原到高山,再到热带雨林和沼泽地,为各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 气候类型:
- 巴拿马的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海洋性气候 。这种气候特征如下:
- 地理位置影响:巴拿马靠近赤道,因此受到热带气候的影响。
- 温度:巴拿马的年平均气温大约在23~27°C之间,全年温度变化不大。
- 季节:巴拿马的气候分为两个季节,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通常从5月持续到12月,旱季则从1月到4月。
- 降水量:巴拿马的年均降水量在1500~2500毫米之间,雨季降水量较多。
- 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巴拿马运河流域的降水量有所减少,导致运河面临缺水的挑战 。
- 生态影响:气候持续变暖可能对巴拿马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巴拿马森林覆盖面积的减少和土壤退化 。
- 区域差异:巴拿马的北部地区相对多雨,而南部地区则相对干燥。
- 巴拿马的热带海洋性气候为该国带来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且对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等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量减少和温度升高,对巴拿马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构成了挑战。

巴拿马地形地貌示意图
历史沿革
巴拿马的历史沿革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 原住民时期: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巴拿马地区是多个原住民部落的居住地。
- 西班牙殖民时期:1501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第四次航行到达这里,随后巴拿马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 哥伦比亚的一部分:在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1821年巴拿马成为新格拉纳达共和国(后来的哥伦比亚)的一部分。
- 独立与运河:1903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巴拿马从哥伦比亚分离出来,宣布独立 。同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了《运河条约》,美国获得了修建和经营巴拿马运河的永久垄断权及运河区的永久占领和使用权。
- 运河的建设和运营:1914年,巴拿马运河建成并开通 ,成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
- 运河主权的争夺:在巴拿马人民的长期斗争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下,1999年12月,巴拿马运河的主权正式回归巴拿马 。
- 与中国的历史联系:巴拿马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有华人抵达巴拿马参与铁路建设 。2017年,中国与巴拿马建立外交关系 。
- 现代发展:巴拿马运河回归后,巴拿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拉美地区经济增速最稳定的国家之一 。
巴拿马的历史是一个从原住民社会到殖民地,再到独立国家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与运河建设密切相关的独立运动,以及运河主权的争夺和回归。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版图示意图
自然资源
巴拿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
- 森林资源:巴拿马曾经拥有茂密的热带雨林,但根据 报道,在过去的4年里,巴拿马境内的森林覆盖面积减少了约54万公顷,土壤退化面积目前已达200万公顷。尽管如此,巴拿马境内约35%的森林以国家森林公园的形式受到政府保护 。
- 生物多样性:巴拿马运河河谷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之一,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统计,目前运河河谷中生活着160种哺乳动物和超过500种鸟类,其中很多都是巴拿马的保护物种。
- 水资源:巴拿马运河是该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加通湖是运河河谷中最大的人工湖,拥有丰富的水生生态系统。
- 海洋生态系统:巴拿马政府计划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对本国海域中的珊瑚和海藻等的分布现状开展调研,绘制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地图 。
- 矿产资源:巴拿马的矿产资源包括金、银、铜、铁等。
- 土地资源:巴拿马的农业用地和未开发土地也是其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尽管森林覆盖面积有所减少,但仍有重要的土地资源。
巴拿马的自然资源为其生态旅游、农业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政府也在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这些宝贵的资源。

巴拿马国鸟:角鹰
军事力量
巴拿马的军事力量经历了特殊的历史变迁。
- 巴拿马是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巴拿马的军队在1989年遭到美国入侵后被取消,从此没有再恢复。这场入侵被称为“正义事业行动”,美军迅速占领了巴拿马并推翻了当时的军人政府,军政府首脑诺列加被逮捕并押送至美国受审宣判 。
- 美军的入侵行动给巴拿马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至今没有确切统计。巴方死亡人数估算存在多个版本,从两百余人至数千人不等 。美军声称巴拿马国防军很多士兵将其制服换成了平民服装,这使他们很难区分平民和“便衣兵”,从而导致一些平民死亡 。
- 巴拿马政府后来成立了一个独立的调查委员会,对当年美军入侵所造成的死伤真相进行调查,给巴拿马民众一个交代 。巴拿马副总统兼外长伊莎贝尔·德圣马洛承认,对于1989年的美军入侵,至今仍无一份官方报告,并表示“没有真相,何来和解” 。
巴拿马的国防力量在历史上曾存在过,但在美军入侵后,巴拿马的军事力量被解散,并且没有再建立新的军队。这使得巴拿马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军队的国家之一 。

巴拿马国徽
外交政策
巴拿马的外交政策具有以下特点:
- 中立不结盟:巴拿马奉行中立不结盟的政策,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卫生组织等多个重要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成员国 。
- 战略伙伴关系:巴拿马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
- “一带一路”倡议:巴拿马是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谅解备忘录的拉美国家,其地理位置和巴拿马运河的存在为“一带一路”倡议向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的延伸提供了可能性 。
- 多边合作:巴拿马积极参与多边合作,通过国际组织和区域集团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推动地区一体化和全球治理 。
- 经济外交:巴拿马的外交政策注重经济合作,特别是运河航运、金融服务、科隆自贸区和旅游业等经济支柱的发展 。
- 历史和解:巴拿马政府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对历史上美军入侵所造成的死伤真相进行调查,以实现国内和解和历史交代 。
- 文化包容:巴拿马是一个文化包容的国家,对不同文明持开放吸收态度,体现在对华人社群的尊重和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等文化活动 。
- 国际支持:巴拿马在国际事务中寻求支持,例如在调查美军入侵真相时获得联合国的支持 。
巴拿马的外交政策体现了其作为世界海运和航空枢纽的地缘战略地位,以及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巴拿马总统:劳伦蒂诺·科尔蒂索·科恩
经济发展
巴拿马法定货币有美元和巴拿马巴波亚。
巴拿马巴波亚(PAB),不过仅是铸币,并没有发行纸币。
巴拿马2022年的GDP是 765.23亿美元,人均GDP 1.74万美元。
巴拿马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支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运河航运:巴拿马运河是全球最重要的航运通道之一,为巴拿马经济贡献了相当比例的收入。运河的通行费收入是巴拿马经济的重要来源
- 金融服务:金融服务业是巴拿马经济的另一个支柱,特别是科隆自贸区,为国际贸易提供了金融服务和转口贸易的平台 。
- 旅游业:巴拿马的旅游业也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美丽的海滩、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吸引着国际游客 。
- 经济多元化:巴拿马政府也在推动经济多元化,减少对运河经济的依赖,发展其他产业如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
- 国际贸易:巴拿马是多个国际贸易协定的签署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推动经济发展。
- 中国与巴拿马的贸易关系:中国是巴拿马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巴拿马也是巴拿马运河的主要用户 。
- “一带一路”倡议:巴拿马是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谅解备忘录的拉美国家,这为巴拿马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经济发展动力 。
巴拿马经济的多元化和对外合作,特别是与中国等国家的贸易关系,为巴拿马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巴拿马巴波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