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一个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以其多样的地形、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多样性而闻名世界,其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最早始于欧洲探险家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抵达该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官员在1652年建立了开普敦的补给站,这被认为是南非白人定居点的开始。到了19世纪,大量来自荷兰,英国和法国的欧洲移民涌入南非,自此白人成为南非的主要人种之一
南非的偏远地理位置使其远离像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和埃及首都-开罗这样的非洲主要城市,距离欧洲、北美和东亚大部分地区也有超过6000英里(10000公里),而这些地区是南非主要的贸易伙伴所在地。
这种近乎地理隔离的情况使得南非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有助于巩固南非官方的种族隔离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由少数白人控制的政府在住房、教育和几乎所有生活领域强制实行种族分离,实际上创造了三个国家:白人国家(主要由英国和荷兰(布尔人)后裔组成,他们为争取政治主导权而奋斗了几代人,这一斗争在1899年至1902年的布尔战争中达到了暴力的顶峰);黑人国家(由西北沙漠的圣人猎人、东部高原的祖鲁牧民和南部开普地区的科伊科伊农民等人组成);以及“有色人种”(混血人种)和亚洲族裔(印度人、马来人、菲律宾人和华人)组成。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受到世界社区的鄙视甚至强烈反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非发现自己成为了世界上的国际弃儿之一,成为经济和文化封锁的对象,几乎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终,由F.W.德克勒克(1989-1994年任期)领导的南非政府开始废除种族隔离法律。这一进程进而引发了通向普选和真正选举的民主过渡,最终在1994年由长期被监禁的异议人士纳尔逊·曼德拉领导的黑人多数派政府当选。正如这一过渡所证明的那样,南非在短时间内在建立社会公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自1990年代中期向民主过渡以来,南非在改善其公民的福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过去十年中社会发展却几乎停滞不前。2005年至2010年期间,生活在中高收入国家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从68%下降到56%,但此后略有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5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结构性挑战和增长疲软破坏了减贫的进展,而COVID-19大流行加剧了这一进展。家庭福利的进步受到失业率上升的严重制约,其失业率在2021年第四季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35.3%。到 2023 年第二季度,失业率已小幅下降至 32.6%,仍高于大流行前已经很高的水平。15至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最高,约为61%。
经济方面,采矿业一直是南非的经济支柱,其是世界上最大的铂金、铀和锰生产国之一并在金、钻石和煤炭等领域也有显著的产量。此外,该国还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之一和非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和出口国 。但南非仍然是一个双重经济体,是世界上不平等率最高和最持久的国家之一,2018年的消费支出基尼系数为0.67。 排斥的遗留问题和经济增长的本质使高度不平等长期存在,经济增长不利于穷人,也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财富不平等甚至更高,代际流动性很低,这意味着不平等是代代相传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没有变化。
地理位置方面,南非北部和西北部与纳米比亚接壤,北部与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接壤,东北和东部与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莱索托是一个独立国家,位于共和国的东部,完全被南非领土所环绕。南非的海岸线与东南部的印度洋和西南部的大西洋相接。该国拥有两个小的亚南极岛屿,即爱德华王子岛和马里昂岛,位于开普敦东南约1,200英里(1,900公里)的印度洋中。南非在大西洋海岸的沃尔维斯湾,距离橙河以北约400英里(600公里),于1994年并入纳米比亚。
气候方面,南非几乎整个国家都位于温带区域内,极端的寒热很少出现。其位置在一个亚热带高压带的下降气流旁边,使得大部分地区具有稳定的大气条件,总体上气候偏干燥。
旅游资源方面,南非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从世界各地去往南非旅行,比较出名的景点有
除了上述这几个比较出名的经典外,南非还有许多其他令人惊叹的景点,如布隆方丹的波人湖、神奇的德拉肯斯堡和壮丽的万斯贝格山脉。无论是自然风光、野生动物、历史文化还是户外活动,南非都能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尽管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但如果你去南非工作或者旅行,仍然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