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在中国历史上是有着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件。从此以后,天下不再四分五裂,走向了大一统,而秦国之所以能够拥有歼灭六国的实力,和商鞅实行的变法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有的人说,秦灭六国的伟业让大一统这个概念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让法治思想有了历史依据,是千秋之功,还有人说,商君实行的变法过度重视刑罚,采取了愚民措施,祸害了中国人千年,到底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
战国初年,李悝首先在魏国实施了变法,那个时候的魏国以李悝为相,以吴起为将,实力迅速提升,占领了河西之地,打的秦国毫无还手之力,但吴起功高盖主,受到了猜忌,不得已远走楚国,这才让秦国没有被灭国。
吴起受到了李悝的影响,去了楚国以后,也开始实施变法,楚国本身就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在吴起变法的加持下,变得更加强大,南破百越,拓地千里。
但楚国和魏国不同,楚国的贵族势力过于强大,而变法,势必会影响到旧贵族的利益,所以支持吴起变法的楚悼王仙逝以后,贵族们就要杀掉吴起,吴起没有办法,为了保命只能够躲到楚悼王的尸体背后,这样一来,贵族们向吴起射的箭矢,就落到了楚悼王身上,而根据楚国的法令,伤害楚王身体的人,要被灭三族,吴起在临死前想到了用这个方法来替死后的自己报仇,确实聪明,但是很可惜,他一死,他的变法就被废止了,楚国又回到了以前的老路上。
其他的诸侯国们看着魏国和楚国因为变法变得强大了,也开始效仿,当时的秦国地处西部边陲,一直被中原诸侯们看不起,他们对于变法有着更强烈的渴望,加上秦孝公本人迫切的想要壮大自己的国家,这就给商鞅的出场提供了契机,商鞅的变法深受李悝和吴起的影响,不过他做的更彻底。
1、奖励耕战,提升了军队战斗力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战斗中,商鞅以斩首敌方人数为记录功勋的唯一标准,而战斗后能够领到什么程度的奖赏,是有法律明文规定的,这就让当时的秦军抛弃了后顾之忧,他们不会担心自己白干一场,秦军的战斗力得以迅速提升。
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国力,而秦国拥有八百里关中平原,本身就有着良好的农业经济发展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商鞅实行了重农抑商的经济发展政策,和奖励战功一样,他鼓励人们投入到中粮垦荒中,保证了秦国的粮食生产。
2、以法治国,可以提高君主决策的容错率。有的人说,秦国之所以可以一统六国,是因为从秦孝公到秦始皇这几百年间,秦国没有出过一个昏君,笔者认为,这是结果,不是原因,并非是所有的秦王都有经天纬地之才,而是因为秦国的法律是公开透明的,在那个年代来说,这是非常先进的,商鞅给君王们制定了一套具体而又明确的措施,君王可以不需要依靠自己来对事物进行判断,因为他们有法可依,这就极大的降低了君主决策出错的可能性,就算是出错了,也可以及时的弥补回来,所以后来的秦国哪怕出现了秦孝文王这样昏庸无能的君主,也不会对国力造成太大的影响。
1、法律成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工具。
司马迁曾经在《史记》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意思是商君是一个刻薄寡恩的人,也正是因为他的刻薄,才给他自己招来了一个车裂而死的结局。
商鞅的法治,和我们现代人眼中的法治是有着巨大差别的,我们所说的法治,指的是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利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而商鞅的法,只是统治者用来压迫百姓的一种手段而已。商鞅对于百姓是非常严苛的,"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当时秦国的百姓甚至不能在自己的家中举办宴会,他们的言论也要受到约束,这长期生活在这种压迫的环境中,人们渐渐的对秦国的法产生了一种愤恨的心理,也正是因为如此,后来的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才会一呼百应。
2、实行愚民政策。
《商君书·弱民》中曾经这样写过:"民强国弱,民弱国强",在他看来,老百姓只要会种地会打仗就可以了,不需要有别的想法,不然就会对国家造成威胁,他实施了废好恶、去享乐的措施,让老百姓只是按照自己制定的法律去进行日常的生产生活活动,剥夺了他们自由思考的能力,他认为,君主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用一种思想就足够了,不需要有别的思想,人民也是如此,而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竞相争鸣,为了限制人民接触到别的学说,他让博闻、富有智慧的人"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贫刑,不可以独立私议以陈其上。",借此达到愚民的目的,维护君王的统治,这一措施,也使得秦国虽然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是在思想文化上发展的并不是很好。
其实从当时的背景下来看,商鞅制定的法律是符合秦国的发展需求的,秦国在变法后迅速强大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法律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等到秦国灭了六国以后,它需要的就不仅仅是军事实力,还有思想文化上的向心力,商鞅的法律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做出调整,所以才让秦国在统一后不久就走向了灭亡之路,笔者认为,商鞅的变法,既有功,又有过错,放在当时的环境下来看,其功劳是要远远大于过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