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巴基斯坦是哪个国家的, 巴基斯坦的历史和现状

54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4 16:48:56    

巴基斯坦是一个位于南亚的伊斯兰共和国,与印度、阿富汗、伊朗、中国和阿拉伯海相邻。巴基斯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盐、大理石等,也有发展潜力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巴基斯坦是世界上第六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第七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巴基斯坦是中国在南亚的重要战略伙伴,两国之间有着“全天候友谊”和“铁杆兄弟”的称号。

图片来源:网络

巴基斯坦的历史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 印度河流域文明: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哈拉帕文化产生于今巴基斯坦境内,兴建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城市。这是一个分布范围非常广大的文明,在时间上大致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和古埃及文化同时。这一文明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这一文明的特点是有规划的城市建设、发达的农业和工艺、独特的文字和符号系统、多样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组织等¹。

印度河流域文明

- 吠陀文化:直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生活在中亚的雅利安人来到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印度河文明逐渐衰亡。此后的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政治中心开始向北转移。雅利安人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带来了梵语和吠陀经等文献,这些文献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早期吠陀时代的历史几乎完全无从考查;梨俱吠陀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动是祭祀、迁徙和对土著居民进行征服。雅利安人在这时的主要祭祀对象是代表自然力量的因陀罗、阿耆尼诸神²。

在吠陀时代晚期,雅利安人的文化相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他们从早期主要居住的旁遮普移入恒河流域地区。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崇拜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的婆罗门教代替了敬奉自然神灵的早期吠陀信仰,这种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抬高祭司阶层(婆罗门)的地位。往世书和印度大史诗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团,而且人民中已经有被称为“罗阇”的领导者出现(王)。敌对的部落集团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最终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早期印度国家²。

婆罗门教

- 波斯人与希腊人的入侵:公元前519年,波斯人属于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河流域西部的一些地区,建立了印度第十八行省。波斯人对印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制度、文字、宗教和艺术等方面。波斯人的行省制度为后来的孔雀王朝所借鉴,波斯人的楔形文字也影响了印度的梵文和巴利文的形成,波斯人的祆教也传入印度,与当地的宗教产生交流和融合,波斯人的艺术风格也对印度的建筑和雕刻有所启发³。

公元前326年,希腊人属于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率领军队进入印度,击败了当时印度最强大的国家——笈多王国(不同于后来的笈多王朝),并向东推进到恒河流域。亚历山大在印度停留了两年多,期间他建立了一些城市和要塞,并任命一些希腊人和印度人为他在印度的代理人。亚历山大对印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科学和技术等方面。亚历山大带来了希腊文化和思想,促进了希腊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也为后来的佛教艺术提供了灵感和样式,亚历山大还带来了希腊科学和技术,如天文学、数学、医学、冶金等,为印度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波斯人

- 后笈多王朝:公元前185年,笈多王国被自己的将领布里哈德拉塔杀死国王而灭亡。布里哈德拉塔建立了后笈多王朝(不同于后来的笈多王朝),统治了印度河流域中部和南部。后笈多王朝是一个以军事为主导的王朝,没有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和行政机构,也没有发展经济和文化。后笈多王朝在公元前75年左右被安德拉邦地区崛起的萨塔瓦哈纳王国所取代。

- 中世纪:从公元7世纪到18世纪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伊斯兰教的影响和扩张。在公元7世纪,阿拉伯穆斯林征服了巴基斯坦西部的波斯人和希腊人的领土,建立了拉希德王朝和阿拉伯-乌玛叶王朝。他们将伊斯兰教传播到了当地的居民,包括信德人、旁遮普人、俾路支人等。¹

在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巴基斯坦遭受了来自中亚的突厥人、蒙古人和阿富汗人的入侵和统治。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图格鲁克王朝,它是印度第一个穆斯林王朝,统一了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图格鲁克王朝推行了伊斯兰法律、文化和教育,并建造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和纪念碑。¹

在公元14世纪到16世纪,巴基斯坦又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和分裂,不同的地方王朝争夺着权力和资源。其中最强大的是察合台汗国,它是蒙古帝国的一个分支,控制了巴基斯坦西部和中部的大片土地。察合台汗国在文化上保持了蒙古传统,同时也接受了伊斯兰教和波斯文化的影响。¹

在公元16世纪到18世纪,巴基斯坦被印度最强盛的穆斯林王朝——莫卧儿帝国所统治。莫卧儿帝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高度发展,创造了印度-伊斯兰文明的黄金时代。莫卧儿帝国对巴基斯坦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著名的城市、宫殿、清真寺、花园和陵墓都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¹

图片来源:网络

- 殖民地时期: 1857年,英国殖民者镇压了印度人发动的反抗运动,正式建立了英属印度殖民政权。英国人对印度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和经济建设。英国人在印度推行了西方教育制度,培养了一批受过西方影响的知识分子和精英。他们开始觉醒和反抗殖民统治,组织了各种政治团体和运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印度国民大会党,它成立于1885年,主张通过合法和非暴力的方式争取印度的自治权和独立权。

然而,在印度国民大会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派别和观点。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歧是关于印度未来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的问题。由于历史和宗教等原因,在印度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和群体,其中最大的两个是占多数的印度教徒和占少数的穆斯林。印度教徒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印度国家,而穆斯林则担心在这样一个国家中会受到歧视和压迫,主张建立一个独立的穆斯林国家。这种分歧逐渐激化,并导致了两个政治力量的对立:以甘地为代表的印度国民大会党和以真纳为代表的穆斯林联盟。

甘地

- 印巴分治: 1940年3月,穆斯林联盟在拉合尔召开全体会议,通过了《拉合尔决议》,提出了建立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穆斯林国家的主张,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巴基斯坦方案”的雏形。真纳成为穆斯林联盟的领袖和巴基斯坦运动的核心人物,他在1947年3月向英国政府提出了巴基斯坦的具体方案,要求将印度分为两个主权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将包括旁遮普、信德、俾路支、西北边境省、孟加拉和克什米尔等地区。

1946年12月,英国政府派遣一位由贝威尔勋爵领导的内阁使团访问印度,试图调解印度国民大会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的分歧,但未能取得成功。1947年2月,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将于1948年6月前撤出印度,并任命蒙巴顿勋爵为最后一任总督,负责处理印度的独立和分治事宜。蒙巴顿在与各方进行谈判后,于1947年6月3日公布了著名的“6月3日计划”,确定了印度分治为两个主权国家的方案,并提前了英国撤离的时间表。根据这一计划,旁遮普和孟加拉两个省将被分割为两部分,分别归属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和锡尔赫特邦将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加入哪个国家;克什米尔等诸多诸侯邦则由各自的统治者自行决定。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真纳成为第一任总督,利雅加特·阿里·汗成为第一任总理。次日,印度也宣告独立,尼赫鲁成为第一任总理。然而,印巴分治并没有带来和平与稳定,而是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人口迁徙和暴力冲突。数百万的穆斯林、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在新划定的边界上流离失所,相互仇杀。据估计,在1947年至1951年间,有约1400万人被迫迁移,有约100万人死亡。

图片来源:网络

-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改自治领为共和国,定国名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巴基斯坦独立后,与印度因领土纠纷(即克什米尔问题)于1948年、1965年、1971年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三次印巴战争。² 1971年,原属巴基斯坦的东部地区(孟加拉)在印度的支持下宣布独立,成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后改名为孟加拉国)。³ 巴基斯坦因此失去了约一半的人口和领土,也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巴基斯坦在1956年至1973年间实行议会制民主政体,但也经历了多次军事政变和紧急状态。1973年,扎尔夫卡尔·阿里·布托成为第一任民选总统,并制定了新宪法,将政体改为半总统制。1977年,布托在大选中获胜,但被指控舞弊。反对派发动抗议运动,要求重新选举。军方趁机发动政变,推翻了布托政府,并处决了布托。政变的领导者齐亚·哈克将军成为总统,并实行军事独裁统治。齐亚推行伊斯兰化政策,加强宗教法的作用,并支持阿富汗抵抗苏联入侵的穆斯林游击队。1988年,齐亚在一次飞机事故中丧生,结束了11年的军政府。

1988年至1999年间,巴基斯坦恢复了民主选举制度,但也出现了多次政府更迭和军方干预的现象。这一时期主要由两个政党轮流执政:巴基斯坦人民党(PPP)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PML)。PPP的领导人是布托之女贝娜齐尔·布托,PML的领导人是纳瓦兹·谢里夫。两人都曾两次担任总理,但都未能完成任期,因为他们都被指控腐败、滥权和不作为,并被总统或军方解职。1998年5月,巴基斯坦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成为第七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同年10月,在与印度的克什米尔边境发生冲突后,巴基斯坦与印度签署了《拉合尔宣言》,承诺在核领域和安全领域进行对话和合作,以降低两国之间的紧张和敌意。

图片来源:网络

巴基斯坦的现状:

巴基斯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政治动荡、经济困境、社会分裂、安全威胁、外交压力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巴基斯坦经历了多次军事政变和民主选举的更迭,政府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因为克什米尔问题而存在长期的敌对关系,两国曾经发生过四次战争,并在核领域进行了竞赛。巴基斯坦还受到阿富汗局势的影响,塔利班的崛起给巴基斯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巴基斯坦在反恐问题上与美国和西方国家有着合作和分歧,也遭受了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侵害。巴基斯坦在经济方面也陷入了困境,外债和财政赤字高企,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2022年是巴基斯坦建国75周年,也是一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巴基斯坦发生了一些重大的事件和变化,对该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前总理伊姆兰·汗因为腐败案被捕引发的政治危机。伊姆兰·汗是一位前国际板球运动员,于2018年以反腐败和改革为旗帜当选为总理,并承诺要建设一个“新巴基斯坦”。然而,在执政期间,他未能兑现他的承诺,反而被指控滥用权力、干预司法、压制媒体、迫害反对派等。2022年5月9日,伊姆兰·汗因为卡迪尔信托案而被捕,这是一起涉及他和他的家人的非法资产转移的案件。这一事件引发了巴基斯坦各地的抗议活动,伊姆兰·汗的支持者们与警方发生了冲突,造成了多人受伤和被捕。伊姆兰·汗在被捕前录制了一段视频,呼吁他的支持者们为“真正的自由”而斗争。他的党派——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PTI)也宣布了全国范围内的罢工和示威计划,要求释放伊姆兰·汗,并重新选举。这一政治危机给巴基斯坦的稳定性和民主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图片来源:网络

其次是白沙瓦清真寺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社会震动。2022年1月30日,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发生一起自杀式恐怖袭击,一名携带炸弹的袭击者在一座清真寺内引爆了自己,造成了近60人死亡,150多人受伤。这是巴基斯坦近年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之一,也是该国建国75周年前夕发生的一场悲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不同文明间联盟主席莫拉蒂诺斯均发表声明,表示强烈谴责,并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并祝愿伤者早日康复。巴基斯坦政府和军方也对这起事件表示了愤慨和哀悼,并宣布了全国哀悼日。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和总理谢里夫分别访问了白沙瓦,并视察了伤者的救治情况,并表示要将凶手绳之以法,并加强反恐措施。目前,尚无任何组织或个人宣称对这起事件负责。

白沙瓦清真寺恐怖袭击事件

再次是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阿富汗局势方面取得了进展和成果。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旗舰项目。2022年是中巴建交70周年,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都有所深化和拓展。在经济方面,中巴经济走廊已经完成了多个能源、交通、港口、工业园等重点项目,为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在安全方面,中巴两国加强了反恐、扫雷、边境管理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击了针对两国人员和项目的恐怖主义威胁。在外交方面,中巴两国就阿富汗局势保持了密切沟通和协调,支持阿富汗实现和平与稳定,并推动阿富汗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2022年10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了巴基斯坦,并与谢里夫总理共同主持了第四次中巴经济走廊联合合作委员会会议,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

最后是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关系,在克什米尔问题和核问题上有所缓和和对话。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因为克什米尔问题而存在长期的敌对关系,两国曾经发生过四次战争,并在核领域进行了竞赛。2022年8月5日,印度单方面废除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地位,引发了巴基斯坦的强烈抗议和克什米尔人民的反抗。此后,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边境冲突频发,双方都进行了多次导弹试验和军事演习。

然而,在2022年1月份,两国突然宣布恢复了2003年签署的停火协议,并承诺在边境地区保持和平与安静。这一消息被视为两国关系的重大转折点,也引发了外界对于两国是否将重启对话的猜测。据报道,这一决定是在阿联酋的斡旋下达成的,阿联酋是两国都有重要利益和影响力的国家。此外,两国还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上进行了接触和交流,并就克什米尔问题举行了秘密会谈。³

尽管如此,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深刻的分歧和障碍,要实现真正的和解和合作还需要更多的政治意愿和民意支持。印度方面坚持认为克什米尔问题是其内部事务,不接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涉或调解,并要求巴基斯坦停止支持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分子。巴基斯坦方面则坚持认为克什米尔问题是两国关系的核心问题,必须根据联合国决议和克什米尔人民的意愿来解决,并要求印度撤销废除克什米尔地区特殊地位的决定。此外,两国在其他领域如贸易、水资源、人权、恐怖主义等方面也存在着争议和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