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品,但钱又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生命当中的方方面面。世人大多爱钱,于是,他们会为了积累金钱会在社会的漩涡中奋力挣扎,也会因为钱财的来之不易而在消费时小心斟酌。可是,当金钱可以被轻而易举地获取时,人们面对它时也会变得随意许多。
巨额金钱的获取不单单只有一夜暴富这种情况,还有一种可能——通货膨胀。当国民持有的金钱数量变多了,这钱一点也不值钱了。通货膨胀这种经济现象在世界各国都常出现,并不稀奇,但膨胀到离谱的程度,甚至钱以百亿、万亿计数,就只有津巴布韦这一家了。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虽然地处热带,但由于高原的地形,四季如春,气温非常宜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它发展农业的条件非常优渥。
相比其他非洲邻国,津巴布韦称得上是农业强国,发达的农业一度让它成为非洲的粮仓,出产的小麦和玉米还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甚至在非洲出现灾荒的年份,本国的居民还能依靠充足的粮食储备衣食无忧。
津巴布韦除了农业发达以外,得益于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储量丰富的煤、铁、铬等工业矿产,以及铂金、钻石、黄金等稀有金属矿,津巴布韦逐渐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此外,境内还有包括大津巴布韦遗址和维多利亚瀑布等在内的多处世界遗产,风景秀丽,旅游景点众多,津巴布韦的旅游业也非常发达。
津巴布韦的首都哈拉雷,位于津巴布韦北部的高原上,是津巴布韦最大的城市,城内规划合理,道路两旁还种植有各色花树,花开的时节满城烂漫、芬芳醉人,因而有“花树之城”的美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津巴布韦的工农业迅速发展,以旅游业为首的服务行业也快速繁荣,整个国家的经济到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首都哈拉雷被评为世界级宜居城市,还有非洲的“小巴黎”之称。
这一时期的津巴布韦,经济繁荣、国民富足,远超同时期的各个邻国,在非洲的发展排名仅次于南非。世界范围内,津巴布韦的发展程度也毫不逊色,1982年的人均GDP达到1073美元,同时期的中国人均GDP才仅有203美元。
国家通用货币津巴布韦币与国际通用货币美元的兑换比为1:1.5,难以想象那个时候津巴布韦币甚至比美元还要值钱。可惜的是,津巴布韦的繁荣景象未能持续太久。
从2000年开始,津巴布韦的经济状况开始直线下滑,随后的几年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随之出现的是国内通货膨胀率激增。五年后,国民消费水平倒退到五十年前了,平均十个人里就有八个人失业,更糟糕的是,恶性的通货膨胀使国民手里的钱急速贬值,上午还能买到的东西,下午价格就能翻好几倍。
这样的局势持续了好几年,津巴布韦此前大好的经济底子被全面摧毁。2008年6月,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已超过11200000%,面值5000万的津巴布韦币实际上只能买到几片面包。到了12月,津巴布韦甚至出现了面值一百万亿的临时急救券,一举打破了世界纪录,成为有史以来数额最大的货币面值。
或许这听起来又荒诞又可笑,但是在当时是真实发生的,对那个时候的津巴布韦国民而言没有趣味可言,只会让生活充满噩梦。那一时期的津巴布韦被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戏称为“穷到只剩钱”的国家。持续高涨的通胀率使得物价水平极不稳定,居民日常生活资源极端短缺。
当时津巴布韦的国民出行要随身携带大量纸币,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成捆的钞票。你以为三万亿买颗鸡蛋就算夸张了吗?
事实上,一旦津巴布韦人需要进行诸如家具家电等大件商品交易时,所需的货币需要用卡车装载,而这只是中产家庭以上的经济条件才能允许的消费,对于大多数津巴布韦家庭而言,每天维持生命所需的食物已经让他们入不敷出了。
天文数字一样的货币面值并没有带给津巴布韦人幸福生活,相反,他们为这荒诞的货币政策付出了数十年困苦生活的代价。直到今天,津巴布韦的贫困率仍高达百分之三十三,经济上的糟糕形势严重影响着国民的日常生活。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2019年人类发展指数,津巴布韦在189个国家中仅排150位,与当初那个比肩南非的辉煌过去相比,实在是令人感慨。
津巴布韦的衰落并不是毫无根源,对不发达国家而言,天生富有就是原罪。十三世纪,津巴布韦境内建立了莫诺莫塔帕王国,之后的三百年间,王国的发展达到巅峰,不仅有黄金和象牙贸易,还建造了大量的巨型石头建筑,大津巴布韦遗址就来源于此。
可惜的是,到了十六世纪,英国、西班牙等殖民贸易兴起,它们开始在非洲、美洲和亚洲大肆抢夺殖民地,莫诺莫塔帕王国在侵略和内战中渐渐消亡。
1890年,津巴布韦沦为英国殖民地,随后还被夺走了国名,在1895年被命名为“南罗得西亚”,被殖民者压迫和剥削了几十年后,跟随着世界民主独立解放运动的浪潮,津巴布韦在1965年宣布独立。
可惜,津巴布韦的独立并没有得到英国的认可,不堪忍受压迫的津巴布韦人民先后组成非洲人民联盟和民族联盟武装反抗白人种族统治。反殖民的独立战争一直持续到1980年,以罗伯特·加布里埃尔·穆加贝为首的民盟在英国议会选举中获胜,这才在当年的4月18日正式取得津巴布韦的独立,随后津巴布韦共和国成立了。
穆加贝上台的前二十年,为了国家的稳定发展,推行各种政策,发展经济,但是当时国内黑人和白人贫富差距巨大,社会地位极不平等。
四千多个白人农场主却拥有全国百分之七十五的良田,这种差距还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拉大,于是穆加贝在2000年宣布实施“快车道土改”,实质是为了解决黑人和白人之间土地严重失衡情况。
欧美殖民国家本来在二十世纪末从非洲退出的就心不甘情不愿,穆加贝的土改更是直接触犯了他们的利益。于是,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宣布对津巴布韦出手了:援助中止,经济封锁。
更糟糕的是,津巴布韦当时又面临连续四年的旱灾,粮食大面积减产。内外交困下,一路飙升的通货膨胀率也无法有效遏制。无奈的政府只能一错再错,通过加印大额钞票来缓解矛盾,当然这个办法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进一步加深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对于这种糟糕的结果,津巴布韦政府也不是没有预料,他们也一直在想方设法解决困境。2009年起,津巴布韦政府宣布废止已发行的超高面额津巴布韦币,采用美元和人民币等汇率稳定的外币作为流通货币。这一政策使得国内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民的生活也慢慢得到了改善。
2017年,埃默森上台,采取各种措施挽救经济,努力建立“经济新秩序”,然而由于之前的积弊甚重,一时难以找到突破口,津巴布韦的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
津巴布韦政府急需要做的是在短期内加快改变速度,并稳定市场秩序。同时争取更多的外国援助,填补债务空缺,打造良好的国内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
当然,内部问题也需要注意,包括公职人员在内的公共机构和产业改革很有必要。只有经济和政治健康稳定发展,才会为国内经济复苏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经济复苏才能制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切实改善国民生产和生活。困难的生活逐渐成为过去,津巴布韦在缓慢的休养生息中一定能获得下一次的辉煌发展。
不管怎样,较之同样发展艰难的其他邻国,津巴布韦在非洲各国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先不论天生优越的农业和工业资源,津巴布韦是非洲少有的极其重视教育的国家,他们的识字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二,民众素质极高。他们有着一个适合该发展的国家所拥有的一切条件,所以困难只是暂时的,未来的津巴布韦会重新好起来。
发生在津巴布韦人民身上的货币闹剧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猎奇的娱乐新闻,更应引起必要的警惕。经济问题会影响每个国家的发展,也关乎每个国民的幸福稳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