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空气,但你知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最多的是氮气,占了78%,其次是氧气,占了21%,还有少量的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惰性气体等。氧气是我们生命的重要保障,它参与了我们体内的呼吸作用和能量代谢。如果没有氧气,我们就无法存活。那么,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更多更纯的氧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种常见的实验室制氧方法: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先要认识一下我们的主角:氯酸钾。它是一种无色或白色的固体,有结晶体或粉末两种形态。它的化学式是KClO,由钾、氯和氧三种元素组成。它可以溶于水和碱溶液,但不易溶于乙醇。它有毒,不能吞食或接触皮肤和眼睛。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用它来制取氧气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强氧化性。什么是强氧化性呢?简单地说,就是它可以把其他物质中的电子夺走,使之失去还原性。这样,它就可以把自己分解为 氯化钾 和 氧气 ,而 氧气 就是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
既然知道了 氯酸钾 可以分解为 氯化钾 和 氧气 ,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它分解。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 氯酸钾 在常温下是稳定的,不会自己分解。我们需要给它一些刺激,让它产生变化。这个刺激就是温度。
当我们把 氯酸钾 加热到400℃以上时,它就会开始分解,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和 氧气 。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用方程式表示为:
2KClO₃==2KCl+3O₂
这个方程式告诉我们两件事:
但是,这个方程式还不够完整。因为实际上,我们不可能只用加热就让 氯酸钾 分解。因为这样做需要很高的温度和很长的时间,而且还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个帮手: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是一种黑色或棕色的固体粉末,它也由两种元素组成:锰和氧。它的化学式是MnO。它在这个实验中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催化剂。
什么是催化剂呢?催化剂就是一种能够加速反应速率或降低反应条件的物质,但本身不参与反应或改变反应结果。也就是说,催化剂只是一个观察者,它只是在旁边看着反应发生,并给反应双方一些暗示或推动,让他们更容易相遇或分离。
二氧化锰就是这样一个观察者,在加热时,它会促进 氯酸钾 的分解,并使反应更快更顺利地进行。但它自己并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所以在方程式中,我们要用括号把它括起来,并在上面写上一个三角形符号(表示加热)。这样,完整的方程式就变成了:
2KClO₃== (MnO₂ △)==2KCl+3O₂
这个方程式告诉我们三件事: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原理和方程式,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实验了。具体来说,我们需要以下几样东西:
操作步骤如下: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纯净的 氧气 。如果你想要更多的 氧气 ,你可以重复以上步骤。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成功地从 氯酸钾 中提取出了纯净的 氧气 。这个实验有以下几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