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有很多,其中秦汉时期以匈奴最为强盛,后被汉武帝派军歼灭殆尽,隋唐时期以突厥人最为强大,甚至结成“兄弟”,但随后也被唐太宗分化消灭,那么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一定要灭掉突厥呢?
先看一下突厥人是如何强大起来的呢?关于突厥人的由来有很多说法,有说是突厥其实是匈奴人的一支,也有说是他们是来自匈奴北面的索国的部族,具体来自哪里也无从考究。但是,突厥兴起于公元550年(西魏大统十六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和合并了高车(铁勒)各部五万余帐,开始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受到西魏的重视。在569年(北周天和四年),这个时期是突厥汗国武力最鼎盛的时期。在583年(隋朝开皇三年),突厥汗国正式分为东、西突厥。
唐朝建立之初,李渊就采纳刘文静的建议,与突厥和好,建立友善关系,并亲自写信与东突厥始毕可汗联系。620年,东突厥的处罗可汗出兵与唐朝交战,但是随着处罗可汗病死后,颉利可汗即位,他屡次协同铁勒、薛延陀等诸部南下袭击北方边城,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李世民在武德七年用反间计打退突厥军队。当时的李渊和李建成甚至想过要迁都以避免被突厥围歼,因为李世民坚决反对而作罢。
李世民即位之初,颉利可汗撕毁和约,并协同突利可汗率领二十万大军直扑唐朝都城长安,顷刻间就有灭国的危险。李世民无奈之下,亲涉险境在渭水上的便桥同颉利喊话,大声斥责他不守信用,并采用疑兵之计,这才把突厥人吓走,又缔结了和约,史称“渭水之盟”。
这次突厥的进犯深深地刺痛了李世民,他把这件事当做教训,为了彻底解除突厥威胁,李世民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以增强国力,在军事上积极备战。他一反前朝不许臣下带武器上殿的规定,每天引数百士卒在显德殿习武射箭,很快培养出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贞观四年,代州都督张公瑾上书唐太宗李世民,列举了六条出兵突厥的理由。唐太宗以突厥进攻河西为借口,于二十三日诏命兵分六路出兵剿灭东突厥,唐军主力以及军中的可战之名将几乎倾巢而出。
六路大军在大唐名将李靖的指挥下,开始向突厥发起攻击。正月,李靖率军三千骁骑趁着夜色突袭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吓得颉利以为唐军主力到了,慌忙向阴山逃窜。二月,李靖与徐世勣会合,一起商定谋略,准备向阴山进军。初八,李靖派大将苏定方率200骑兵为前锋,直袭颉利牙帐,颉利向西逃去,在半路上被唐将张宝相擒获。李世民并没有杀死颉利可汗,而是封他为归义王、右卫大将军,让他在长安度过余生。后突利可汗也归降大唐,被封为北平郡王。
唐朝将东突厥领地划入自己的版图,在其上设置了顺州、裕州、化州、长州、定襄、云中等都督府,后来在此建立安北都护府,统一管理。唐朝的疆域由此扩大至阴山以北600里,势力范围达到贝加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