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的4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又名镇江康复医院)上演了一场温暖的 “出关” 仪式 :48 岁的秦女士(化名),从移植舱稳稳走出正式开启 “重生副本”!
出舱新生
值得一提的是,秦女士也成为继 20 年前镇江市首次成功开展供源为中华骨髓库的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后,第二例成功接受该项手术的白血病患者。
寻常出血,未料竟患上白血病
去年,秦女士发现自己无诱因下出现皮肤出血和牙龈出血,为进一步明确病因,于当年8月接受了骨髓穿刺,结果考虑为 Ph 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病有多凶?打个比方,就像体内藏了个“定时炸弹”,要是放任不管,短短几个月就能把人拖进鬼门关。
当时正值盛夏,但这一纸诊断,却让秦女士如坠冰窟。而在深入了解该疾病后,她更是紧张到不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迅速,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患者通常会在几周至几个月内达到病危。秦阿姨初诊时已经是高风险人群,常规治疗效果很差。
在多番打听对比后,秦女士很快振作起来。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苏州一家大医院,接受了两个疗程的化疗,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随后,她又回到镇江就医,在镇江一院血液科进行了一个疗程的化疗之后,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在秦女士接受治疗的同时,她和家人都在积极寻找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一次,他们将希望寄托在了业内公认有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途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再燃生命之火!
医患携手“抗白”,9天后顺利出舱
镇江一院血液科主治医师于迪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将正常的造血干细胞输注到已经衰竭,或摧毁造血功能、免疫功能的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般来说,骨髓配型至少要保证5个点一致才可以考虑进行移植,即半相合,这是进行骨髓移植的最低要求,吻合的点越多,手术的成功率越高,后期的效果也越好。如果配型的10个点全部吻合,即为全相合,这是最理想的骨髓移植方案,移植后排异反应少,成功率高,但配型成功率极低。
就像找 “灵魂伴侣”,配型讲究 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度:
● 同卵双胞胎:100%“天生一对”
● 父母:50%“可能合拍”
● 亲兄弟姐妹:25%“缘分天注定”
● 陌生人:百万分之一的 “奇迹概率”
遗憾的是,之后参与这场“生命接力”的多位秦女士的亲缘供者,均不能提供全相合的供体。就在一家人几乎陷入绝望之际,从中华骨髓库传出的好消息又让她燃起了治愈的希望——骨髓库里有一名HLA与她完全相合的志愿者,而且按照规范程序征询其意见时,对方表示同意捐献。
这,妥妥的 “天选救命恩人”啊!
有了“生命的火种”,秦女士想到此前在镇江一院有效化疗的经历,本着对医院医护人员的信任,她不顾家人“去外地做手术”的建议,决定就在该院迎接“第二次生命”。
3月19日,在该院移植舱内,从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血液中采集的造血干细胞被顺利输入秦女士的体内。秦女士在预先准备的移植方案治疗下,未出现如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系统重建困难等移植常见的并发症。
4月8日,秦女士各项关键指征达到出舱标准,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陪伴和见证下,转入普通病房,开启全新人生。
治疗
每年数十例造干移植,重燃希望之光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该院血液科每年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数十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术后所需造血时间是普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一倍,因此出现感染和出血风险更大,治疗难度也就更高。目前,省内能够开展这项技术的医院屈指可数,镇江一院便是其中之一。
该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钱军告诉记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者来源主要是亲缘供者、中华骨髓库,以及脐带血库。我科常规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相合和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半相合微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有了技术赋能、人才加持,镇江一院血液科在钱军的带领下,不断探索学术前沿,提高医疗水平,为镇江市血液病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今后,科室将持续发挥血液病的精准诊治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特色,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通讯员 杨泠 孙小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