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4月8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市民政局联合市委网信办、市法院、市检察院等17个部门发布《2025年度全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重要实事清单》,清单涵盖教育救助、司法救助、残疾康复救助、心理健康服务、法治宣传和关爱帮扶6个方面26项具体举措,全方位覆盖儿童成长需求,助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助力困境儿童求学之路。实施“福彩圆梦”“慈善圆梦”孤困儿童助学项目,为我市年满18周岁后,连续在国内普通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就读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孤困儿童发放助学金,最高可资助到硕士研究生毕业;开展“提升困境儿童教育帮扶能力”活动,为重点困境儿童落实助学金、免保教费政策,确保“应助尽助”。
为困境儿童撑起“保护伞”。开展司法救助帮扶,对侵害儿童犯罪“零容忍”,为符合条件的儿童提供经济帮扶、心理疏导等救助,实现“应救尽救”;对监护缺失或不当的家庭,将制发督促监护令,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推进“070勇敢者行动”,营造无欺凌校园环境;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安全教育全覆盖行动,做好安全宣传教育;积极预防各类校园安全责任事故,确保全市校园安全稳定。
为特殊儿童点亮希望。实施“明天计划”“护佑健康”孤困儿童助医助康项目,为全市孤儿提供免费体检,为全市1000余名孤困儿童购买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险;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措施,为全市0—17岁约20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
关注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加强“守护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站建设,开展心理健康筛查,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深化12355青少年心理服务台建设,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等问题;利用青少年宫阵地,开展“牵手关爱 筑梦未来”活动,提供艺术、体育等20余项课程及心理疏导服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试点项目,推动形成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家庭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筑牢儿童权益保护屏障。开展“淄润少年 法佑青春”普法宣传,提升儿童法治意识;开展“法治进校园、进乡村、进职校”法治宣讲,覆盖2000人次;组织公安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提升儿童法治意识,防范校园欺凌;开通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建立专家库,保障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严查利用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的违法行为,净化儿童成长环境。
温暖守护每一名儿童。统筹使用中央和地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补助资金,做好孤困儿童救助资金保障;强化部门间大数据共享,支撑儿童关爱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展“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为未成年人的暑期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开展安全应急科普宣传,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五进”等活动,提升儿童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深化“希望小屋”项目,提供“微心愿”礼包、城市体验等后续服务;开展“爱心妈妈”行动,实现结对关爱100%动态全覆盖;开展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建立重点关爱服务对象信息台账,让流动儿童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开展孤困群体阅读关爱行动,组织“书香润心田”阅读活动,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精准阅读服务;开展“春风行动”等365场招聘活动,发挥“家门口”就业服务等项目的作用,帮助留守儿童父母就业。
据了解,我市将通过分类施策、多部门联动,推动26项实事的落地,构建起覆盖司法、教育、健康、心理等全领域的关爱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更精准、更温暖的帮扶。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