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深圳市政府门户网站开启2025年度首期“政民通”在线访谈,邀请深圳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兰红平,聚焦“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主题,和市民网友聊一聊有关早期气象预警的那些事。
在线访谈现场
兰红平介绍,自1994年起,深圳成为中国首个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城市,并于2007年率先实施分区预警信号,2013年探索台风预警信号预发布制度。深圳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改革经验被纳入多个重要报告和成果中。
此外,深圳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的代表)、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共同参加的“世界气象组织超大城市智慧气象服务公私参与六项示范项目(2021-2024)”。通过项目实施推进,在气象网格数据开放共享、灾害风险预警服务、靶向预警信息发布等方面总结形成12项最佳实践及3项技术服务指南,为世界气象组织成员提供展示案例。
深圳超大城市智慧气象服务经验被纳入《2023年联合科学报告—可持续发展版》,深圳气象灾害早期预警服务模式“3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作为重点介绍内容,在“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方面为世界各国提供参考,向全世界推广,成为示范项目的品牌成果。
据介绍,除了向市民及时播报气象信息,深圳气象服务已融入了各行各业,链接交通、能源、港口、邮政等12个重点行业,覆盖6877家单位近3万名安全责任人。未来,深圳天气APP将进行深度优化升级,提供更便利的服务,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此外,还将发布与天文观测相关的气象要素信息,串联著名地标和热门景点打卡地,研发推出日出、日落和晚霞等气象景观指数产品。
文 | 记者 王俊图 |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