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董鑫
4月15日,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在《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文章《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决筑牢美好安徽建设安全基石》。
梁言顺在文中表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要全力维护科技安全。当前,美方对我国的科技封锁围堵和极限打压愈演愈烈,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突围,哪里有打压、哪里就有创新。
梁言顺介绍,安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平台能级,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设成效明显,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聚焦破解“卡脖子”问题,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人造太阳”“祖冲之三号”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九韶内核软件、超导回旋加速器等39项技术和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机制,80%以上的省科技攻坚项目由企业牵头,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机构、有效发明专利占全社会比重均超过80%。
△4月2日,梁言顺在合肥工业大学,察看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展陈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安徽已经是“科技大省”。
2024年,安徽全省财政科技支出53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在财政科技投入带动下,全社会研发投入1264.7亿元,居全国第10位,研发投入强度2.69%,居全国第7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3年居于全国第一方阵。
2020年以来,安徽连续三年实现人口净回流,2024年全省新增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分别达61.4万人、41.7万人,高技能人才同比增长近九成。
近日,安徽印发《安徽省推进长三角科创飞地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
科创飞地是指一个地方在异地设立科创园区、科创平台等,通过科创要素和产业要素跨区域对接,从“飞入地”汲取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为“飞出地”的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
目前,安徽已在沪苏浙建成10余家科创飞地,通过“研发在飞入地、生产在安徽”的协同模式,实现技术、资本、人才的跨区域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