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李永:锚定精准医疗,助力泌尿外科治疗新方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7:51:00    

来源:齐鲁晚报

李永是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一病区的一名主任医师,现任曲靖市泌尿外科委员会委员,也是在前列腺疾病、膀胱癌等方面的专家,他主持医院多项课题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李永自大理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曾先后前往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进修学习,在泌尿外科工作的二十余年中,他独立完成三级以上手术750多例,出色地完成了各院校实习生及外院进修学生的带教工作,并指导下级医师、研究生完成三级以上手术1300多例,在临床医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为泌尿外科领域的专家,李永率先在医院主持并成功完成了全院首例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及首例精囊镜碎石取石术,为男性不育治疗和治愈带来了突破性进展,提升了医院在该领域的诊疗水平。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外,他还撰写了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凭借出色的专业成就和科研贡献,李永在泌尿外科领域树立了良好的专业形象,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的同时,也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李永不仅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还积极地投入到膀胱癌的分子机制研究中。李永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Life Sciences》上的《
ELK1/lncRNA-SNHG7/miR-2682-5p反馈回路增强膀胱癌细胞生长》论文,深入探讨了ELK1、长链非编码RNA SNHG7和miR-2682-5p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膀胱癌(BCa)细胞行为的影响。这项研究揭示了SNHG7、ELK1和miR-2682-5p这三种分子在膀胱癌中的异常表达,它们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帮助医生通过血液检测或尿液检测更早识别高风险患者,进一步丰富了研究人员对膀胱癌分子机制的认知,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也推进了相关研究机构在癌症治疗靶点方面的探索及未来靶向药物的开发。

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Gene Medicine》上的论文《miR-211-5p在膀胱癌中的下调及其作为预后标志物的研究》是李永及其团队的另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发现,miR-211-5p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明显减少,而这一分子可以通过抑制HDAC9(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来减缓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扩散,并促进癌细胞凋亡。这意味着miR-211-5p可能是一种新的抑癌因子,并且可以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如果未来能够开发出提高miR-211-5p水平的药物,可能会帮助患者减少癌细胞扩散、延长生存期,甚至提高治疗效果。此外,该项研究还提供了一种新的膀胱癌分子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更精准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这一研究也揭示了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分子基础并提出了创新的诊疗思路,为推动膀胱癌的精准治疗和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在医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未来,李永及其团队将继续通过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的结合,推动泌尿外科领域的技术革新和学术发展,为未来开发更精准的治疗策略奠定科学基础,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让更多的患者受益。(林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