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百科 >

彭桓武生平简介 ,两弹元勋,不会洗衣不会做饭,43岁结婚,80岁把奖金全捐了

11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11 15:07:55    

2007年2月28日,一位老人在北京医院内去世,享年92岁,而在一年之前,一颗由我国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48798的小行星刚刚以他的名字,被命名为“彭桓武星”。

提及“两弹元勋”,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邓稼先、钱学森等人,但在那个艰难的时代,有无数顶级学者为此付出了一生。

在物理学界内,彭桓武是一个最为低调而贡献巨大的人,在很多年前,世界物理学泰斗薛定谔、玻恩都曾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件中多次提及彭桓武并发出称赞。

而彭桓武之所以不为人知,除了淡泊功名外,还因为他是个“怪老头”.....

1915年10月6日,彭桓武出生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县,他的天赋显露得很早,从小就对数字表现出浓烈的兴趣。

年幼的彭桓武体弱多病,但他会到处在家中翻找父亲的书籍,而且酷爱做数学题,书本上的做完了他甚至还会去找其他地方的题来做。

后来他发现了一本名叫《小朋友》的杂志,做完了题就寄到编辑部,编辑们对这个小男孩的能力十分吃惊,于是长期向他免费邮寄杂志。

随着年纪逐渐增长,彭桓武先后进入长春自强中学、吉林毓文中学就读,由于成绩太好而经常跳级。

到了1931年的时候,这个16岁的年轻人竟然主要通过自学而一举考入了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物理系,即便放在如今,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

进入清华深造的彭桓武虽然是物理生,但他文理兼修,在一年内便凭借课余时间读完了国内外的大批量著作,在校园内,彭桓武虽然行事不张扬,但不仅受到导师周培源的青睐,还和王竹溪、林家翘、杨振宁一同被列为了“清华四杰”。

到了1937年时,彭桓武已经读完了研究生,而七七事变爆发,他连毕业论文都没写完,就不得不跟着京城的队伍南下,抵达云南大学后,成为了理化系的一名教员。

但彭桓武几乎没有耽误多少时间,因为仅一年后,他便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生的名额,很快得以远渡重洋前往英国的爱丁堡大学,投入了周培源亲自为他选择的导师玻恩名下。

马克思·玻恩,世界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当时已经是学界内顶级的泰斗级人物,而彭桓武则是他的第一位中国学生。

来到英国的彭桓武锋芒正盛,他一边在校读书,一边还跑到都柏林高级研究院工作了一段时间。

结果直接与两位学者在“宇宙现象”的一个课题上取得了突破,因为是彭桓武所主导,于是他们将这一理论命名为HHP,那个“P”就是彭的代称。

玻恩

玻恩作为一个顶级学者,对自己学生的能力自然清楚,当彭桓武在爱丁堡大学拿到了科学博士学位之后,玻恩便直接将他介绍到自己的好友、同为物理泰斗的艾尔温·薛定谔那里当起了教授。

在那个中国人在海外普遍遭受歧视的年代里,彭桓武其实已经跻身了英国的高圈层,在学术界内,他的声誉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还先后有着玻恩和薛定谔这样的两位老师站台。

要知道,薛定谔在一封给爱因斯坦的信中称:

“简直不可相信这个年轻人学了那么多,知道那么多,理解得那么快......”

这正是他对于彭桓武的高度评价。

到了1946年的时候,彭桓武已经有资格受邀参加二战后第一次世界基本粒子会议了,当美国造出原子弹震惊全球后,没有哪个国家不把目光投入这一领域,而作为一个声望在外的精英,彭桓武收到了多方邀约,开出的条件都优厚无比,足以让他成为锦衣玉食的人上人。

但彭桓武拒绝了,在1947年时,他的选择是,回到中国。

这个决定我们听起来似乎并不奇怪,但在他周围的人眼中,却完全不能理解。

因为当时的新中国甚至还尚未建立,且不说多么积贫积弱,以彭桓武的能力,即便他回到国内,他又要能做什么研究呢?国家哪有那样的条件供他做学术?

可是他还太年轻,留在国外,完全有机会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更大、甚至震惊世界的成就。

不过彭桓武的回答非常简单:

“...因为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而彼时的他刚刚收到自己已经入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名单。

正式归国后的一段时间内,彭桓武的确有些无所事事,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社会安定下来,急需开始发展自己的科技力量,彭桓武才和钱三强一起,被委派组建了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壮大和培养我们自己的学术力量。

真正的难关出现在1960年,此时中国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导下,正倾全国之力攻关原子弹,在艰难的时刻下,苏联援助是极为重要的,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中苏关系的恶化让全部专家撤离,核心技术也被封锁。

在至暗时刻来临时,钱三强找到了彭桓武,传达中央领导的指示,请他出山坐镇自研核武的大关,彭桓武问:“找老头子干什么,现在不是有邓稼先那些年轻人吗?”

钱三强连连摇头:

“家国大事,需要年轻人的冲劲,但您这种稳如泰山的老教授在,大家都安心。”

北京第九研究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 6 号院,是中国核武器事业起步的地方,而彭桓武很快受命来到这里担任了副所长,接替苏联专家开始展开我国自己的核武研究。

在九所,科研经验丰富的彭桓武发挥着领路人的作用,为研制原子弹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他的地位极其重要,不仅自己工作量很大,同时还要给年轻人上课,帮助他们丰富经验,因此,很多人都不知道,同为“两弹元勋”的于敏、周光召、黄祖洽等人都是彭桓武的学生。

两弹研发过程何其艰难,在这里便不多赘述,而在这一过程中,彭桓武始终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因为在从0到1的道路上,最难的问题反而是自信。

比如1961年时,在一个重要数据上,我们得出的数字总是和苏联专家留下的对不上,无论怎么算都无法突破,最后还是彭桓武亲自以“最大功原理”倒推出结果后,确定苏联专家是错误的,这给了我们的学者们极大信心。

还有,当年轻的留美博士邓稼先拿出自己的一套设计方案理论时,大家发现和我们以前掌握的资料有着很大不同,所以不少人都对邓的方案持怀疑态度,而还是彭桓武在看过后全力支持邓稼先,并呼吁“要相信我们自己的结果”。

在那个特殊的时候,彭桓武带来的作用是难以想象的,而且在基础工作上,他也承担了太多,既要自己钻研,又要管理人员,还要统筹全局。

但在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西北荒原引爆后,钱三强却发出感叹:

“彭桓武默默地做了许多重要工作, 但很少有人知道。”

为什么?因为在那之后,彭桓武很快带着学生们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氢弹的研究工作中去,甚至开创性地把人员分成了三个组,分三个不同的方向进行突破,以提高效率和成功的概率。

结果这个法子还真有奇效,彭桓武的学生于敏带领的小组便率先在上海破解的研制氢弹的关键课题并拿出了完整的方案,不久后便在国家批准下进行了试爆实验,三年时间,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实现了质的飞跃。

而当中国震惊世界时,彭桓武却默默离开了,他回到了自己的日常研究中去,平淡无闻地继续搞学术工作,用自己的知识努力加强着我国国防科技战线。

直到1984年,第九研究所替当初贡献卓越的一批科学家申报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时,彭桓武的名字排在首位,也是第一完成人,按照规定,奖金和奖状每个人都有,但是奖章由第一完成人保管。

结果所长把奖章送去的时候,彭桓武竟然直接拒绝了,只是简单说了三个字:

“我不要”。

目瞪口呆的所长李德元进退不得,只好告诉彭桓武,以他的身份如果不要这个奖,那么下面的科学家们就都不敢要,他们的奖金和荣誉就都没了,听到这话,彭桓武才勉强收下了,但他仍多次强调,奖章属于全体同志。

实际上,彭桓武在生活中更是“怪”得非常,很少有人能想象,他不懂一点人情世故,不会洗衣做饭,生活处理得非常糟糕。

同时,这个老物理生不懂文学,不看小说不看电视剧,但却能写一手非常浪漫的旧体诗,他对艺术领域一窍不通,但酷爱音乐剧、歌剧......

因为工作繁忙、因为最新学术,彭桓武甚至于到43岁才和人结婚,但在后半生里,他又与夫人刘秉娴恩爱有加、相敬如宾,当他62岁那年刘秉娴去世时,他痛哭多日,悲伤欲绝,此后终身没有再娶。

对于很多人来说,彭桓武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教授、是一位从不出错的导师、是一位享誉国际的物理学者,但在生活中,他却经常给人带来一些“非同寻常”的体验。

彭桓武能够把数字、公式记得一丝不差,但平时却老忘记一些简单的小事,以至于有人还以此打趣,专门去问他钱伟长戴不戴眼镜,结果彭桓武竟然答不上来,而实际上他当时已经和钱伟长在同一个小组中共事了4年之久。

同时,彭桓武在“理财”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规矩,以他的身份,外出出差是一定能报销的,但他却每次都坚持,如果去参加学术会议,没能作出贡献,就不能报销,而平时出门更是绝不坐公车,高龄时还时常和普通人一样挤公交。

这一点在彭桓武去世后进一步体现出来,2007年,九十二岁高龄的彭桓武老先生因病离世,他在遗嘱中捐赠了自己的全部存款、藏书、奖章甚至器官,而且强调不要任何追悼仪式、纪念活动,丧事也从简,骨灰和妻子一道归返自然,不留在任何公墓,而那枚“两弹一星”金质奖章,则被捐入国家一级军事博物馆。

彭先生无疑是一个伟大而高尚的人,在离开我们之前,他什么也没带走,但在离开我们之后,他留下了太多太多,在新中国最早的一批学者中,他是先驱级的人物,带来的影响和福泽一直绵延至今,令后辈们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