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纪念,易中天、雷军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双双登台讲演。
一时间,“雷军豪捐13亿”“易中天献诗换百万捐赠”登上网络热搜。
久未露面的易中天,一身正装整饬有度,面含红光精神矍铄,时而妙语连珠。讲台下掌声如潮笑声阵阵。
从他缓沉有力的声调,习惯性的手势,凌厉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熟悉的狡黠,人们确信,眼前这位76岁的演讲者,和多年前公众印象中风度翩翩的明星教授并无两样。
从寒窗夜读的珞珈少年,到百家讲坛上的谈笑风生,舌战“群儒”;再到十年前的著书论史,轰然隐退,四十年时间转瞬即逝。
追随者奉其为人生导师,只因敢讲真话反权威,百姓喜闻乐见;反对者则视其为学术“土匪”,骂其丑化历史钓誉沽名误人子弟。
时至今日,在如何看待易中天这个问题上,学界和网友都显得如此割裂。
然而,荧幕之外的易中天,究竟是毁是誉,是狷才还是大儒?
这一切还须从头梳理。
1947年春,易中天出生于湖南长沙。
祖父易思麟曾担任湖南地方长官,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会计学专家易庭源,姑姑是民国前总理熊希龄之妻,母亲周树奇是燕大毕业生,称得上标准的书香门第之家。
六岁那年,由于父亲教职变动,易家迁居武汉。汉水之滨,易中天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快乐的少年时光。
前排左一为易中天
在宽松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易中天从小耳濡目染,机敏过人。
即便幼年调皮好斗,但在长辈的教导熏陶下,其知识储备也已经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易思麟早先毕业于湖南法政学堂,熟稔古今历史。易中天少年时,祖父常常给他讲演历史人物故事,以至买来带画儿的小人书和白话书给童孙看。
易对古代历史的兴趣启蒙,大抵来源于此。
高中毕业时,恰逢“上山下乡”运动兴起。
由于受苏联小说《勇敢》主人公的影响,易中天不顾家人劝阻,毅然报名支援新疆,跟随朋友远赴三千公里外的天山地区支援边疆建设。
少年易中天
从1965年算起,易中天在石河子农八师一五〇团农场工作生活了整整十年。
十年青春,泪洒北疆。石河子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有小西伯利亚之称。
从18岁到28岁,没人知道易中天在这里吃了多少苦,捱过多少寒冷的岁月。
只知道,他从一个体弱多病的瘦小子,长成了一顿能吃五个玉米馍馍、两碗精米饭的健壮男青年。
这段生产经历,对易中天以后的人生意义极大。不仅磨炼了他坚韧的意志,也让他在这里收获到了爱情的果实。
1975年,由于表现出众,易中天被推荐至乌鲁木齐子弟学校教授语文。就此告别摘棉花建堤坝的农垦生活。
如果不出意外,易中天大概率会听从组织安排,在北疆安家立业,安安分分做一辈子中学教师。业余时间带带孩子,写点诗歌和应景散文发表。
但命运的转折往往会在一些不经意的时刻出现。
1977年底,高考恢复。已经中断学业十二年的易中天决定返回湖北,全力备考。
次年,全国高校恢复研究生招生,易中天决定跨考研究生。
凭借扎实的文史底子,最终他从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顺利考入武汉大学文学系,师从诗词专家胡国瑞攻读魏晋文学和唐宋诗词。
易中天父女与恩师胡国瑞
这一年,易中天31岁,刚刚成家不久。
丈夫回内地读书,妻子李华独自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留守新疆农场。失去收入来源后,李华平常还需外出务工以补贴家用。
那个年代大学百废待兴,学生补贴很少。每每易中天缺生活费了,妻子就再从娘家借些钱寄给丈夫用。
每逢寒暑假,易中天就从汉口搭火车回北疆和妻儿团聚。
这种境况一直坚持到到易中天研究生毕业。
由于课题表现优异,研究生毕业后,易中天被导师胡国瑞推荐给校长刘道玉。
刘校长识珠,委任其留校任教。
于是,自1981年起,易中天在武汉大学汉文系开始任教。由此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教学生涯。
武汉大学旧影
武大十年,是易中天教书生涯中意气风发的十年,也是他学术路上遭挫颇多的十年。
他讲课幽默诙谐,说理深入浅出,观点新颖又能贴合时事,反对PPT式的念稿式教学。因此在校园里很受学生们欢迎。
以至于之后几年,每每易中天讲课,各级学生总要提前半个小时去教室占位。后面踩点来听课的同学,只能搬上小板凳坐在走廊一侧听老师娓娓而谈。
然而,木秀于林必有风摧。讲台上,大家恭俭谦让礼貌客气貌似一团和气;讲台之下,赞赏诋毁讥言中伤一样不少。
由于生性耿直,不懂得曲意逢迎,同时自恃才高,不搞请客送礼之术。学校内外,易中天也得罪了不少同僚和领导。
即便教书十余载,教学成绩突出,易中天却一直没能评上正职称。直到离开武大前夕,教衔才提上了副教授。
八十年代,大学老师的报酬与今天不能同日而语,讲师与教授的待遇天差地别。
最困难的时候,易中天连一块钱的黄鹤楼纸烟都不舍得抽,一家人蜗居在三十平米的小家中。女儿稍稍长大后,还要送到稍微宽敞的父母家中寄养。
但逆境往往能磨炼人的心志。在一个个夜晚,易中天挑灯奋笔,写下了一篇又一篇论文和讲义,为后来的成绩建树积蓄力量。
武汉大学时期的易中天
由于长期受到排挤,1992年初,易中天思量再三,决定离开武汉,携全家到厦门大学任职。
在厦大,他得以迅速“转正”,并得到了比以往多得多的待遇。
厦门是易中天的福地。台海之滨,风景宜人。易家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根本改善。
明朗的环境,也让他能沉下心来钻研学术,写书讲学。
后来,有记者问及为什么选择离开武大,易中天沉默许久,只说了一句话:
“武汉天气太热。”
厦门教书十年后,易中天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2005年,央视节目组到厦大遴选优秀教师录制讲演,学校顺势推荐了易中天。
经过几个月筹备,易中天正式登台CCTV-10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系列。
从刘邦到项羽,从韩信到晁错,易教授侃侃道来如数家珍。
由于其风趣幽默的讲话风格,标志性的湘式发音,以及对历史人物犀利的点评,通俗化地演绎。让他受到了众多观众追捧。
《百家讲台》录制室
第二年,《品三国》出炉。“以人讲事,以事说人”,古今人事都付笑谈中。
因其对人性的分析鞭辟入里,加之受到电影电视剧宣传效果的影响,彼时,全国上下都兴起了一股“三国热”。节目之外,易中天收到了来自更多民众的掌声。
众所周知,《百家讲坛》作为一档经典文史科普节目,捧红了王立群、郦波、于丹、蒙曼、曾仕强、阎崇年、康震、纪连海等一批明星学者。
录制节目本是无心插柳,没想到却成了易中天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及时雨。
与其他教授的“小规模出圈”相比较,易中天则掀起了更大范围内的讨论热潮。
其本人乃至其讲义内容,在学术圈内与网络论坛都曾引发过热烈讨论。赞誉者有之,捧杀者有之,批评者有之。
易中天、阎崇年、于丹和王立群
从《百家讲坛》走红后,易中天的“汉代风云”、“品三国”等系列顺势积稿成书。
《两汉风云人物》首印即刷15万册,《品三国》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5万册。上海文艺出版社作价500万买断出版权。
十年间,《易中天品三国》系列销量超过500万册,创造了那个年代历史类通俗读物的正版销售纪录。
成名后,各大卫视、高校、出版社邀约不断。2007年,易中天奔走于各地签售会和演讲现场,最多的时候一天签断了9支笔。
其纪录仅亚于另一位正当红的国学女教授。
有书迷总结当年的盛况:“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易中天。”
这一年,易中天已经60岁。
易中天
少壮工夫老始成。功名来的更晚一些,或许要比年轻时候更容易把握得当。
然而,光环之下,阴影重重。
从“学术超男”到“过气教授”,各界对于当事人的舆论争议,至今仍未达成一致。
“讲真话,说人话”,是易中天备受追捧的重要原因。
2010年,易中天被央媒评选为“中国十大直言君子”。
与此同时,他被母校武大评举为杰出校友,《新周刊》为其颁发大时代勋章,其作品则多次登上了文史类热销榜和书店前排位置。
然而,名利是把双刃剑。无论当时还是今日,学术界还是民间论坛,对于易中天本人的评价始终两极分化。
易中天
身为同行的郑强,就曾毫不留情地表示:
“一个数学只有15分、撑死上街买菜水平的教授,(我)为什么要尊重他?”
而被易嫌弃一身铜臭味的余秋雨则宣称:“我不认识易中天”。
支持者认为,易中天讲学平易近人,接地气但不俗气,能够把枯燥的、隐讳的历史故事讲出新意,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说出深意。这自是易中天的本事。
熟悉易中天的观众大致了解,在讲解历史人物过程中,穿插一些时髦的热词或其他俗语化的表达,是“易式幽默”的一大亮点。
比如他用“OK”来解释古汉语常用的“诺”,把周瑜诸葛亮比作“帅哥”,评价曹操是“可爱的奸雄”,骂司马懿“六亲不认”,评点明朝的皇帝“最差劲”。
这在教授这一严谨慎微的学术群体中,可谓新颖又大胆。
但将高雅精深的学术议题“幼儿园化”,往往会给当事人招来非议。而向来心直口快、不在乎羽毛的易中天,则成了人群中那颗刺眼的麦芒。
当时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批判易中天的书籍,包括《且慢,易中天》《给易中天补牙》《闲话易中天》《说不尽的易中天》等
学术界内,则多对易中天持批评态度。
反对者认为,易中天惯于“歪曲历史人物形象”,语言粗俗,擅于阿谀讨好观众,不过是哗众取宠兜卖学术膏药罢了。
比如在节目讲演中,批刘拥曹,捧秦汉而贬明清,对历史人物注入过量主观色彩,把一些历史臆测和市井传闻当作事实说出。
认为这对喜好历史或正在做学术研究的晚辈,或许有误导之疑。
而他对历史人物的一系列“暴论”,也让其备受学界的质疑。
譬如,为吕后翻盘,说汉武帝罢黜百家是一等一“坏蛋”,骂朱元璋“变态”, 称赞北宋称臣纳贡、用钱消灾的政策。
而他骂乾隆“在位六十年没干过好事”等等言论,也让他一度受到了乾隆后人的诉讼警告。
但匡正史料非本意。对普罗大众和年轻学子进行常识性启蒙,可能才是易中天作为教育者最想要达成的目的。
毕竟,易中天非科班出身,在史料搜集和观点陈述过程中难免疏漏。
而湖南人的“霸蛮”脾气和水瓶座特立独行的性格加成,也让他区别于其他教授,在校园里和互联网上自带传播的特质,引人围观议论。
乾隆后人投诉易中天
说到底,针对易中天的负面评议,更多是关于当事人的言论之争,史观之争,雅俗之争。
而非对其人品的攻讦。
2012年,易中天临近退休,对外放出消息称将会撰写一部中国通史。
从女娲造人开始讲起,直至改革开放结束,计划创作36卷本的中华史。大有一览上下五千年的野心。
2013年,《易中天中华史》首卷经由浙江出版社面世,内容从华夏文明起源写至春秋战国。
次年,《秦汉魏晋南北朝》上市,再度引发学术界与媒体讨论热潮。
易中天
不过,对于这位半路出家的“程咬金”,除了部分媒体赞赏易中天有一梳史脉的勇气,史学界内对其文章则多有微词。
历史学虽然小众封闭,但经过上千年的传承接续,自有其严格的筛选系统和评价标尺。
想要在前人的汇总上再添新意,立一家之言,并非易事。
面对两千余年的断代史和浩如烟海的史料考注,从钱穆到陈寅恪,从田余庆到许倬云,几乎全都望而却步。自夏、梁以后,通史类书籍基本改由集体编撰。
但易中天的不凡之处就在于他有比肩前人的勇气,揆诸今古,坐得住冷板凳。在资料搜寻更加便捷的时代,为后人写一部私人化的通史读物也未尝不可。
2022年,最后一卷《命运和选择》收尾,《易中天中华史》宣告完结。
与当初设想不同的是,原计划的36卷被压缩到了24卷,时间线也从当代中国提前到了清朝初年。仓促收笔,这对书迷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其实,个中原因也不难解释。
易中天中华史24卷全册
其一是身体因素。随着年纪渐长,无论是体力还是心力上,易中天都大不如从前。要啃下数百万字的大部头,非常人之力所能为也。
其二,易的专长在美学和文学上面。虽然学识博杂,但知识背景毕竟比不了田余庆、阎步克这些学术大家。趟过了熟悉的两汉、隋唐,越往后走,其写作受到的阻力也越大。
前朝史料尚有遗漏,著书品评还有发挥的空间;但到了明清两朝乃至近代中国,各类历史实录笔记多如牛毛,而史家对于上述朝代的人事更替早有定论,当代百姓对于帝王家事也多有耳闻。
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从史观还是史料入手,都很难再讲出新意。
其三,易中天向来对帝制深恶痛绝,对后世儒学唾之如蔽履。尤其到了高度专制的明清两朝,作者对两朝皇帝的厌恶情绪已经溢于言表。
经过秦汉的兴盛,唐宋的顶峰时刻,再到明清的急速衰落,历史的走向似乎和书写者的期待并不一致。
从结果反馈来看,这项浩大的学术工程显然“烂尾”了。
历史学是头庞然大物。易中天著史,大有堂吉诃德战风车的意思。
易中天
品三国中,谈到刘备战败寄投刘表时,易中天曾忍不住感慨:“前途光明我看不见,道路曲折我走不完呐。”
这话既是给创业维艰的刘备鸣不平,其实也是借古说自己。
虽然外界对其写史的态度褒贬不一,但对作者本人来说,身后有一套像样的作品“垫枕头”,已经胜过身边一大群人的吹捧了。
人性是复杂且深微的,毁誉加身的易中天,也非一言所能蔽之。
从踌躇满志的少年到步履蹒跚的老年,易中天见证了新中国沧桑巨变的成长历程。
或许,他在学术上的诸多言论仍有待世人商榷,但在教育上的建树确是无可指摘的。
易中天
如同哲学家邓晓芒先生的评价: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但他为大众普及了一些常识。